每年春节,华灯初上,当家人团聚,当故友相逢,纷呈的故事便由此上演。
春节会发生哪些故事?
是相亲遭遇奇葩,是和亲戚相见上演一地鸡毛,还是旅途中的异想不到?
又或者是甜蜜的火花,在除夕的夜空绽放;还有那些无法相见的愁绪,在节日里倍加浓郁。
对面的朋友,无论您身在异乡“就地过年”,还是跨越时空的“云过年”,或者围绕父母身边“团圆过年”,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大众日报丰收副刊联合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的“春节故事”征文,请自由展开发挥构思,我们期待看到您不一样的春节故事。
稿件要求:字数不限,有配图和视频更好。
婆家娘家团圆年
□ 董丽
因为各地零星出现的疫情,国家提倡就地过年。这不还没到过年,婆婆就说今年听从国家安排,就在自己家过年,不回你们小家了。我给她解释就地过年是非必要不离淄,不出市,这么近,还是接您过来吧,她执意不肯:“有时间你们就过来,没有时间就在自己家里过年,我一个人在这里也挺好的。”既然婆婆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和她一起过年。
除夕那天,忙完工作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急急忙忙往婆家赶,婆家离我的小家不算远,开车大约需要半小时的路程。开车行驶在空旷的路上,昔日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变得冷清了起来,偶有车辆驶过,也是着急赶着回家团圆的人们。我是十足的路盲,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不知道多少回,一个人的时候还总是走错了,全靠导航才能成行。一路前行,在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竟然没有一辆车经过,只有车灯发出昏黄的光,照亮漆黑的夜,终于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对面也有车辆在等待,或许同病相怜,绿灯亮的时候,对面的车竟然按了一下喇叭,好像发出春节的祝福,然后疾驰而去,奔向他们要去的那座城。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亲人团聚,阖家欢乐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的情结。不管是千山万水还是近在咫尺,回家是每个人都不曾改变的乡愁。只要有可能,只要有时间,无论在外地漂泊多久,回家的路永远像是父母手中的那根风筝线,扯着筋,连着肉,拽得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收起漂泊的心,放下忙碌的身,脚步一刻不敢停歇,踏上那个叫“团圆”的家,那里有父母渴望的眼神,那里有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那里是亲情的源头。
婆家居住的地方已经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为了过一个祥和安全环保的安全年,今年过年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到处却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一到晚上,流光溢彩的,好像进入了灯的世界,光的海洋,既喜庆、热闹,又有着浓浓的年味,让人感受着过年的气氛。进门,婆婆和爱人已经包好水饺,做好了饭菜,和孩子们在一起等我回家吃团圆饭。
其实,自结婚后,一直是父母公婆家轮流过年。中国有句俗话:“出嫁的闺女是不能在娘家过年。”我家就姊妹两个,没有哥哥和弟弟。公公婆婆是个开明随和的老人,他们说咱不讲究那些风俗,咋高兴咱们就咋过。过年你们轮流着陪你爹娘过年,这边有你哥哥一家人陪我们,不用挂念,等有空了你们过来就行。可是我姐夫妻俩和我爱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工作岗位过年的次数比在家的时候还多,所以每年我在父母家过年的次数倒要比公婆家多。
世事变化无常。2017年,公公例行查体,结果不好。我们都瞒着他,只说需要做一个小手术,他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尽力配合医生治疗。那年的春节,我们都提前赶回家,陪他们过年。公公帮着忙前忙后置办饭菜,让他多休息,总说没事,这点活还能干得了。饭后陪着他看春晚,拉家常,那个春节,一向寡言的公公不停地说起过去的事,他好像知道了病情,却不愿意点破,只想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们在一起享一享天伦之乐。
2018年国庆节,他没有战胜病魔,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慈祥的老人。公公去世,哥哥生病,怕婆婆触景伤情,想起那些伤心的事情,过年就没有回婆婆家,而是把她接到家里,也把我的父母接了过来,两家过了一个团圆年。想着以后这样也很好,两家在一起过年热闹,也好互相照顾着。却没有想到,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冠疫情肆虐,一家人都在家里蹲守。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新闻,关注疫情最新发展。看着不断感染的人数,心变得沉甸甸的。生命的存续和消亡,从来不以年龄和原因为准,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多给家人一些陪伴。
吃饭的时候,边吃边听婆婆说着家长里短,然后是长长的沉默。什么是“年”,一家人齐齐整整才是年。“世间所有的爱都可是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生老病死,花开花落,四季轮转都是自然规律,既然没有办法改变,就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珍惜那种相依相守的喜乐祥和。
初二回娘家,是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还有留的除夕的水饺。记得结婚第一年初二回娘家,母亲给我端出留的水饺,我不想吃,我姐说这个水饺必须吃。我才知道,家乡的风俗,除夕夜的饺子,是为每一个不能回家过年的孩子都要留一份的,不管闺女还是儿子,这是爹娘对孩子的牵挂,我赶紧把那盘带着父母牵挂的水饺吃下了肚,永远把父母的牵挂揣在肚子里。自此,不管在那边过年,那盘除夕夜留的饺子必定吃得干干净净,那不只是水饺,那是父母的爱和心愿。
咬一口水饺,竟然吃到一个开心果。原来,包水饺的时候,母亲放了几个开心果过去,说是讨个彩头,吃到开心果,一年都开开心心。记得小时候包水饺,年五更的水饺母亲是包豆腐素馅的,再烫几个钢镚包到里面,然后开始碎碎念:“一年素素静静的,都‘有福’,都‘发大财’。”吃到钢镚后,母亲让我们把这些钢镚攒着,不要花出去,说是要攒福气,最后竟然攒了不少。把它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面,不管走到哪里,就把这些带着母亲唠叨的“福气”带到哪里,这是爱,是祝福。
后来,家搬到了县城,我们长大了,过年再也没有包带钢镚的水饺,取而代之的是开心果。母亲又开始碎碎念:“一年素素静静的,天天都开心啊……”人到中年,才明白,开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吃完了饭,母亲拿出给我们准备的压岁钱。自从生活好了,父母总是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压岁钱。开始孩子们还都不明白,问道:“姥姥,我们小,你给我们压岁钱,可是爸爸妈妈他们都那么大了,也都挣钱了,您怎么还给他们压岁钱啊?”
母亲说:“他们也是孩子啊!”
原来不管我们多大,在父母的心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在,家就在,我们都是有人疼的孩子。小时候过年,是为了满足心中的那些吃饱穿暖有好玩的渴求,长大了过年就是盼一个团圆和平安,那是任何物质也代替不了的一种渴求,是期盼亲人健康顺遂的渴求。
过年,是一种陪伴,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婆家娘家团圆年,凝聚起的永远是绵延不断的亲情。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年俗会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永恒的亲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