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2020)中国版海报
自1918年拳击手埃尔默·林肯Elmo Lincoln(1889-1952)成为电影《人猿泰山Tarzan of the Apes》(1918)的第一任男主角以来,电影就和体育界有了干丝万缕的联系,之后世界影坛便涌现了无数经典体育电影。
约翰尼·韦斯默勒Johnny Weissmuller在电影《人猿泰山 Tarzan the Ape Man 》(1932)中的影像
纵观世界体育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永不放弃”的精神成了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而表现形式又是如此多样。
透过电影镜头,赛场上的人生被放大,同时放大的还有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积极奋进的人生信念。
电影《少棒闯天下》(1976)剧照,塔图姆·奥尼尔Tatum O'Neal
这或许也是体育电影之所以能魅力永存的最大原因吧。
体育电影里实现“永不放弃”精神的最有力的编剧策略可以归纳为,一个虽屡经挫折而终获新生的主人公,神话个人成了诸多体育电影的定位。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在电影《洛奇》(1976)中的影像
比如1976年喜剧性的棒球影片《少棒闯天下The Bad News Bears》(1976)是迈克尔·里奇Michael Ritchie的力作,也可以说是美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便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而拳击影片《洛奇Rocky》(1976),则把当年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推到了一线演员之列,其核心是一旦他们拥有了梦想的能力,或坚持某种信念并付诸努力,就能够创造奇迹。
纪录片《一代拳王》(1996)剧照
当然为了使这种神话个人具有真实感和现实可能性,体育电影还采取了一系列修辞策略,根据体育名人的真实事迹改编是缓解这种个人的神话特质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最典型的个案,非拳王阿里莫属。
电影《拳王阿里》(2001)剧照,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
据悉,仅根据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1942-2016)的经历拍摄的影片就多打十几部部。包括1969年的《蝴蝶舞步》(纪录片)、1977年的《最伟大的拳王》、1996的《一代拳王When We Were Kings》(该片获得1997年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和2001年的《拳王阿里Ali》(2001)等。
电影《沙鸥?》(1981)中的影像
这些依托于真实人生改编的电影,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可看性,让人更加相信只要拥有强大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足以改变自己的个人命运。
由此可见,体育电影的励志性。
电影《夺冠》(2020)拍摄期间,郎平探班剧组,并和巩俐和导演交流
而中国根据女排精神改编的电影《沙鸥?》(1981)和《夺冠》(2020),历经近40年,这个题材依旧还是让国人激情澎湃,但这个题材在面对人性上相对就弱了些,比如队内的一些事情,管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间的一些矛盾,都完全被无视。
巩俐在电影《夺冠》(2020)中的影像
另外体育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被贯穿在电影中,便成了吊起观众胃口的致胜法宝。
绝大多数情况下,观众喜欢弱势群体胜利。
电影《胜利大逃亡》(1981)剧照,贝利
这方面的成功典型,乃1981年的美国影片《胜利大逃亡Victory》(1981)。这一影片被认为是最为出色的足球电影之一,讲述了一群由监狱里的服刑犯组成的足球队成功战胜强大对手的故事。
尽管这一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几乎被认定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电影里,则散发出独特而强大的魅力。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左)和希拉里·斯万克在电影《百万美元宝贝》(2004)中的影像
近些年来,求新求变的体育电影不再沉溺于单纯的“永不放弃”后的奇迹上,而是换了一个视角,写了一个“永不放弃”后的“失败者”,这便是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2004)。
就像影片片名一样,自信心爆棚的拳手把梦想的实现依附于壮士暮年的教练身上。
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在电影《我,花样女王》(2017)中的影像
通过训练时相互磨合的过程,从而学到了拓展人生的重要一课,但最后为了梦想却牺牲了生命。这种将体育与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影片,被誉为体育电影的新台阶。
而在《我,花样女王I, Tonya》(2017)里,该电影选自真实故事,塔尼娅是美国首位完成高难度冰上三圈半跳跃的花样滑冰选手,获得无数比赛冠军荣耀,却因为丑闻而走下神坛。
米基·洛克和埃文·蕾切尔·伍德在电影《摔角王》(2008)中的影像
这些年来有很多关于美国梦的电影,《我,花样女王》则是“反美国梦”的电影,塔尼娅坚持努力,最终却走向了失败。
她失败的原因相当复杂,有美国体育界的面子工程、母亲的虐待、丈夫的家暴,还有她自身的原因,比如她不懂得打扮,比如她性格固执、率真、不谙世事,只知道滑冰,不知道讨好评委。
黎莉莉在电影《体育皇后》(1934)中的影像
【中国开山之作《体育皇后》】
中国电影史上,体育题材影片的开山之作乃20世纪30年代孙瑜(1900-1990)导演的《体育皇后》(1934)。
在《体育皇后》中,体育学校的女生们自然地展示她们健康的肌体,丰富多彩的学习和锻炼,以及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
黎莉莉在电影《体育皇后》(1934)中的影像
这部由黎莉莉(1915-2005)主演的影片所表现的“短跑皇后”,从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生活,到最后回归自己所热爱的短跑事业中,类似于“浪子回头”的主题,对今天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依然有着警醒作用。
而且它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毋宁说是一部现代女学生生活的纪录片。
黎莉莉在电影《体育皇后》(1934)中的影像
片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女校学生队列练习,短跑、跳高、铅球、标枪等田径项目(特别是对短跑的展示,涉及起跑姿势、冲刺方式、发令及专用钉鞋等细节),篮球、足球等现代竞技运动的竞赛场面——包括一场现代运动会,还展示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大量细节,诸如刷牙、洗澡、上音乐课等。
刘琼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
把这些穿短裤背心的女性人体展现在观众面前,把这些女孩子风风火火的运动场面展现出来,对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观众来说,难道不同样会造成一种震惊效果吗?
新中国成立后制作出一些比较好的体育题材影片,如《球场风波》(1957)、《女篮五号》(1958)、《冰上姐妹?》(1959)、《水上春秋》(1959)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体育电影,同样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电影《水上春秋》(1959)中的影像
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影片产量大,类型也较为丰富,除了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外,还出现了以排球为背景的《沙鸥》(1981);以围棋为被背景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以曲棍球为背景的《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3)、以摔跤为背景的《现代角斗士》(1985)、以速滑为背景的《冰与火》(1999)等等。
电影《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3)剧照
而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中国电影开始走大片化道路,武侠题材的影片占据着投资的重头,体育类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自2000年的《女足9号》(2000)和《足球大侠》(2000)之后,就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出现。
电影《女足9号》(2000)DVD版封套
之后少有的几部如《少林足球》(2001)、《大灌篮》(2008)等一批以体育为题材的商业影片均选用周杰伦、周星驰等人气偶像,以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和富有娱乐精神的表现手法,这类电影主要是以商业化为前提,自然反应现实的就弱,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体育电影的适应市场导致的。
周星驰在电影《少林足球》(2001)中的影像
【体育主题稍显单一】
国内的体育电影多以反映运动员训练的艰苦为主,而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些优秀的体育电影,多以体育运动作为题材,在情节设计和影片主旨上都是超越体育项目本身,而上升到人生目标的。
电影《大灌篮》(2008)剧照,周杰伦
一部好的体育影片,对片中所表现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一些冷门的运动项目,一部相关的优秀影片所起的带动作用不比一笔专项资金低。
例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这样的优势项目上,这些项目庞大的球迷群就是潜在的影迷,更应有相关的体育电影。
电影《冰与火》(1999)剧照
体育不只是一层华丽的外衣。另外有的体育影视作品中缺乏起码的体育常识,描写比赛场面时违例犯规时有发生,缺少专业视角,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现在一些体育电影的制作人员对体育运动并不喜爱,这样即使再深刻的主题也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使体育变成了一层华丽的外衣。优秀的体育影视作品应该是体育和电影两种元素的最佳组合。
电影《冰上姐妹?》(1959)宣传照
叫好又叫座才是体育电影的终极目标,除了深刻的主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拍摄手法和细腻的表现形式都是电影成功的必要因素。
精彩的比赛场面是体育电影吸引观众的卖点之一。充分利用直观的画面语言,正是电影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特点。与许多国外体育电影中足以令任何体育报道黯然失色的比赛场面相比,国内体育电影的表现力和画面冲击力存在很大的差距。
电影《摔跤吧!爸爸》(2016)中的影像
更为可悲的是在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之后的20年间,中国电影在票房上越来越高,单部影片也已经突破40亿甚至50亿这样的火热下,中国体育题材影片近乎停滞,长达近20年未有任何突破。
让人想不到的是,一部“印度体育神片”《摔跤吧!爸爸Dangal》(2016)于2017年在中国上映时,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收获了12.99亿人民币的高票房。这让所有国内电影制作公司大吃一惊。
电影《摔跤吧!爸爸》(2016)中的影像
这部电影传递出一个极为简单的信号——就是让中国许多非运动迷观众感受到了体育电影的魅力,哪怕观众不懂摔跤,不懂体育,但观众依然可以被里面的人物,被他们奋斗不懈的体育精神震慑。
好在陈可辛的《夺冠》让观众看到了一丝希望,虽然到最后这部电影也是一种妥协的产物,但也让人特别期待他导演的《李娜》。
电影《夺冠》(2020)宣传照
估计大家想看李娜如何和体制内的管理者们之间的矛盾是否能真实的呈现在银幕上,但也许这种期待会让人无以得见这部电影。
说到底,真正反应现实的体育电影还是少,投资者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少有的几个成功的项目上,那些为其他体育项目付出汗水、甚至背后的凄凉景象的人和事,还有一些争斗,我们只看到过一些报道,却无缘见到这类的电影。
纪录片《娜就是我》(2019)海报
- 为了角色忍饥挨饿——那些用生命在演戏的演员们
- 明星诞生的故事: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明星“人才荒”,望来终不来:山寨版阮玲玉和胡蝶无力接棒
- 明星们背后承受的辛酸:爱女被撕票、儿子被绑架、身体遭伏击
- 明星成名前的艰苦奋斗史:当尸体搬运工、做洗头小弟、借贷维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