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寨人引以为傲的“三宝”,
历经艰苦的磨砺和时间的验证,
蕴含的精神也极具生命力。
01
大寨梯田
山西昔阳大寨村,经过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年复一年的不懈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是半个世纪前全国农业的一个榜样。
进入21世纪,大寨的新一代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等多种产业。
迄今已成为独树一帜的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四方游人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进入大寨村,山林覆盖,绿荫满坡,果树添彩,幢幢漂亮的楼房和别墅型住宅拔地而起,柏油盘山路旁的子弟学校书声琅琅。
凭视觉,看得出这是个新物旧迹并存的山村,特别是保留下来的大寨“三宝”,被村民们津津乐道。
第一件宝是梯田。这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缴公粮,支援国家建设的“命根子”“粮袋子”,为了这个“宝”,大寨人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气力。
60多年前,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由失败转向成功,石坡变良田。
1963年夏,大寨遭受特大洪灾,冲了地毁了窑。
党支部一班人率领全村挖山凿石,运土平地,兴修水利。
改造了七沟八梁一面坡,营造了多处“小平原”,也就是通常说的大寨梯田,成为稳产丰产田。
近20年来,大寨人走出去,请进来,着力开发旅游业,营造一个青山绿水,莺歌燕舞的适游环境。
部分梯田退耕还林,虎头山一派葱葱郁郁,空气清新。
即便这样,大寨人仍把汗水换来的梯田当作宝,他们说:“大寨田是辛苦田,没有辛苦哪来甜。”
02
“火车厢窑洞”
第二件宝是窑洞。昔阳水少地旱,祖祖辈辈的大寨人住的是简陋的土窑洞。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那一场洪涝使村里的土窑坍塌殆尽,虽然仓廪之粮抢救及时,受损不多,但全村人几乎无家可归。
困难时刻,大寨领导班子设法安顿群众,把重建家园当作头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男女劳力白天挑土挑粪上山造田,傍晚抬石下山作盖窑石料,肩膀没闲着。
要建窑就建好的,能工巧匠们把块块不规则的石料叮叮当当凿平,建成了好几排方石基础的青砖窑洞。
用3年时间,解决了全村的居住问题。
由于这种长排的窑洞外形像火车车厢,群众称之为“火车厢窑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真是一语双关。
这10多年来,大寨村先后盖了四期住宅楼房,以低廉的福利价售给村民,9万元左右可购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楼宅。
喜迁新居,但部分中老年村民对窑洞情有独钟,舍不得搬,在他们眼中,窑洞居住方便、温馨,是个金不换的宝贝。
03
“乐人树”
第三件宝是“乐人树”。“乐人树”是村头小广场一棵约150年树龄的垂柳,树干粗壮,浓荫遮蔽,不显老态。
新中国成立前,大寨的穷苦人把这棵树唤作“苦人树”。
只因交不起地租,被地主老财吊在树上毒打,还有人不堪忍受残酷的压迫和欺凌,在树上寻了短见。
新中国成立后,大寨人在这棵大柳树下分田定契。
夏日聚此吃饭纳凉听广播,粮食丰收了,农田水利工程告捷了,就在柳下召开“饭场会”“庆功会”等。
途经柳下,全村人还可到一旁的大寨会议室看稀罕的黑白电视,去礼堂看演出等,俱是喜庆事,所以,这棵百年柳树被改称为“乐人树”。
眼下,“乐人树”周围已建成商业街,吃住购玩一应俱全,快乐的人更多了。
大寨人引以为傲的“三宝”,历经艰苦的磨砺和时间的验证,不仅仅是单纯的标志物,蕴含的精神也极具生命力。
欢迎向《围农夜话》栏目投稿!
We need your contribution!
邮箱:nmrbxmttg@163.com
让我们听到更多自然的声音!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视觉中国、山西省旅游局
作者:霍无非
主播:李芸聪
编辑:倪杨金子
设计:崔鹏家
策划:杜兰萍
监制:李朝民
主播|李芸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