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正月二十五“填仓节”,也是祭拜“仓神”的节日,到底什么是“仓神”?该如何如何“填仓”?老话说:“添外不填内,老了一场空”,是啥意思?
“仓神”代表什么?
一、“仓廪”
在四季之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气的增长过程为不断发散和扩大,当发散到一定程度,阴气出现并开始收敛和下沉。所以秋季就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成熟的季节。从立秋之后,白虎七宿逐渐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所以白虎七宿对应秋季。
秋季的三个月就是七月、八月和九月,在干支历中,分别对应着申月、酉月和戌月,这三个地支本身就是白虎七宿的第六宿、第四宿和第二宿,也就是:觜火猴、昴日鸡和娄金狗,也就是申猴、酉鸡和戌狗,是岁星绕天运行时,经过的三个星宿。
所以白虎对应秋季,秋季为收获的季节,也就是将粮食收入仓库之中。那么白虎七宿的仓库也就是白虎第三宿“胃土雉”,因为老虎捕食之后,食物最终都要进入老虎的肚子,故而“胃宿”就是老虎之胃,为天仓,所以“填仓节”也叫“天仓节”,就是人们祭拜“胃宿”的节日。
在《晋书·天文志》中说:“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意思就是胃宿在娄宿之南,是谷物所藏之地,也就是秋季的粮库。胃宿也就是“仓神”,为仓廪之神,所以《圣治符》中说:“‘胃’者,‘仓廪’也。是星神中以二十八宿之胃宿为仓神也”。
《燕京岁时记》中说:“正月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意思就是每到正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都会祭拜仓神,尤其以粮商米贩之祭拜最旺隆重,普通老百姓就算不祭拜仓神,也要在这一天吃一顿好的,谓之填仓,也就是“填胃”。
所谓“仓廪”也就是储藏米谷之地,藏谷的地方为“仓”,藏米的地方为“廪”。由于“仓廪”关乎着百姓的生活,如果仓中无粮食,饥民们就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所以祭拜仓神,自古就是国家祀典之一,是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的一个仪式。
二、胃土
虽然粮仓是粮食所藏之地,但是粮食最终的归宿就是“胃”,也就是说粮食无论藏于何处,最终都要被吃掉,也就是进入胃中。所以《素问》中说:“仓廪,脾胃也,‘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主纳,脾主运,皆受水谷之精,犹之‘仓廪’之官”。也就是说:“胃包容五谷,是谓‘仓廪’之官”。
在《礼记·月令》中说:“仓廪,通指藏粮之所。脾司运化,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皆参与水谷的消化与吸收,故称‘仓廪’之官”。因此“填仓节”祭拜仓神,也就是祭拜“胃宿”,让胃饱餐一顿。也就是说“填仓节”其实是吃货的节日,也就是“胃宿”的节日。
所以“填仓节”有两大习俗,一种是“填外仓”,一种是“填内仓”。所谓“外仓”也就是在地上画出的大大小小的圆圈,代指粮仓,而“内仓”也就是“胃”。就算粮仓填满,如果吃不到肚子里也是枉然。
到底该如何“填仓”?
所谓“仓神”也就是“仓廪”之神,是白虎七宿第三宿“胃土雉”,为天之仓库。同样也是人之仓库,也就是胃,所以说:一人一天地,一花一世界,你就是天地,胃就是天仓。无论民间有多少个仓神,不管是萧何,还是韩信,亦或是老鼠,那都是被人格化之后的代称。
因此祭拜仓神的意义就在于祭拜“胃”。春季木旺土弱,木对应肝,土对应脾胃,所以春季是脾胃较弱的时候。春季正是青龙七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之时,同样也是白虎七宿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之时,也就是“胃宿”即将落下之时。
二月初二“龙抬头”,也就是青龙七宿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那么青龙东升,必然是白虎西落。正月二十五也就是“胃宿”即将落下之时,所以这一天就成了送别“胃宿”之日,也就是祭拜“胃宿”的节日。
其实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就是告诉人们,“胃宿”即将下沉,正是胃弱的时候,保住了胃,也就是保住了自己。“胃宿”全名“胃土雉”,因此祭拜“胃宿”最好的东西就是“土”和“雉”,“雉”为野鸡,鸡的胃是非常强悍的,因此“鸡内金”和“土”就是“胃”的保护者。
因此“填仓”的真正意义在于“填胃”,就算粮仓爆满,如果吃不到肚子里,那也是白搭。所以说:“填仓不添仓,必定要遭殃”,第一个“仓”代表粮仓,第二个“仓”代表肚子。也就是粮仓中填满了粮食,却只能看而吃不进肚子,那就意味着要结束了。
所以表面的“填仓”是填满粮仓,而内在的“填仓”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胃”,也就是用“土”和“雉”来保护自己,因为胃属土,颜色为黄。其中“内仓”比“外仓”更重要,没有了“内仓”也就不用填外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