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多年未见,大家聊得都挺开心。
期间有个小插曲:
A男生暗恋的一个女同学,如今变得特别漂亮,跟过去的她比起来是天壤之别。
于是,A男生就在背后恶意揣摩这个女生,说道:“你们看她现在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样子,开着豪车,一看就是做不怎么好的工作。”
从他说完这番话,能够明显感觉到周围几个同学的不适应,大家瞬间沉默了下来。
这个小故事,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小肚鸡肠去恶意揣摩他人。
在生活中,这类人比比皆是。
常见的行为有:
恶意比较,看到别人过得好,就在背后指指点点;
以自己浅薄的经验,随意给他人贴上标签;
将妒忌心挂在嘴上,恶意贬低他人的成绩和拥有的东西。
恶意揣摩他人,到底是什么心理呢?
-01
“自我防御心理机制”的现实表现
这是对妒忌心理的另一种说法。
一个人总是害怕失望,那么他就会不断给自己找理由,将自己的过错和失败,转移到客观条件上,而不去想主观条件。
转移注意力,逃避责任是他们常有的行为。
在社交中,这个过程是:
一个曾经混得不如他的人,如今比他优秀=他无法接受=转移视线和注意力,恶意揣摩他人=以此来让自己的情绪平静=无法正视自己的失败,但是又不愿意让周围的人看出来。
心理学上认为,当一个人的内心受到某些挫折,无法接受某种事实的时候,就会出现下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
就像上文中我提到的A男生。
他为什么在背后恶意揣度那个他曾经追求过的女同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他没有追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于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尴尬,他只好将实现转移。
背后言语中伤,对他人指指点点,以此来掩盖内心的不安。
-02
以经验去给别人贴标签
一个人有经验,并且将这个经验传授给他人,的确能够让别人少走一些弯路。
就像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意思是:直接给别人鱼,不如传授给别人钓鱼的方法。
直接告诉一个人结果,不如告诉这个人解答的方式,让他自己去得到最后的答案。
可“唯经验论”,也是害人不浅。
因为经验在很多时候,都会让你陷入一种误区。
在社交中,更容易如此。
比如说:
在影视剧中,偶尔会出现这样的剧情:
一个卖车、卖房的销售,习惯通过客户的穿着打扮,鞋子,首饰搭配等,来衡量这个人的购买力。
可这样“戴着有色眼镜”去评判别人,就是经验论,很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
那些习惯在背后恶意揣摩他人的人,就是陷入了自己的“经验误区”。
当然,这也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比如:长辈们从小教育他的方式,就是唯经验论,导致他过分相信经验带来的结果,而不相信自己的亲身感受。
最常见的有: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的背后,就是通过自己浅薄的经验,去给对方随意贴上一个标签。
-03
“孕妇效应”:主观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
心理学上有个孕妇效应,可以理解为:
一个人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懵逼判断力,以偏概全,以点及面。
一个孕妇走在路上,她更容易关注别的孕妇;
你穿着颜色很抢眼的衣服走在路上,会认为别人的眼光都停留在你身上;
今天出门着急,穿了两只颜色不一样的袜子,走路都别扭了起来,认为大家看着你,就是在嘲笑你。
而这些,都是典型的“孕妇效应”。
也可以称之为“聚光灯效应”。
太过于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而那些习惯在背后恶意揣摩他人的人,就是类似的心理。
他总是撒谎,于是认为周围的人也在撒谎;
他被人骗过一次,于是认为周围所有的人,对他都有不好的想法。
总是以最坏的想法去揣摩对方,防备心理过重。
其实,这样的想法,不利于一个人展开社交关系。
我们所接受的思维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很多人只是注意后半句,却忽略了前半句的意义。
防备别人的前提是,我们不可以有对他人不好的想法。
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并不是对外界做了什么;如果你能够约束好自己的内心,不恶意揣摩他人,同样是最大的善良。
今日话题: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