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富生态
山变绿水变清荒漠变绿洲
图为对人类高排放(黄色线条)、中排放(浅蓝色线条)、低排放(深蓝色线条)3种情景下未来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量(虚线)的预测。
图为高排放情景下预计未来美国中西部、亚马逊雨林和南亚次大陆的月平均温度(摄氏度;左轴)和降水量(毫米/天;右轴),以及陆表形态动态模型。
我们很难想象2500年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科学与艺术的合作提供了一扇令人不安的窗口,让我们看到持续的气候变化如何在几百年后把我们现在熟悉的地形变成外星球的样貌。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环境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弗·莱昂及其团队去年9月在《全球变化生物学》刊物上撰文指出,这样的视觉变迁(比如美国中西部农场被亚热带作物取代、亚马孙雨林日渐干枯、南亚次大陆酷热难耐)突出表明,科研人员应当把气候预测的年代大幅度推进到2100年这一传统基准年份之后。
莱昂表示,自科学家最早作出气候预测以来已经过去50年,当时设定了2100年这个看似遥远的目标。然而,2100年对于今天来说已不再遥远,而过去和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将继续影响地球数百年之久。
为了以视觉方式呈现未来世界的样子,科研人员考虑了三种可能的气候发展轨迹,即低排放情形、中排放情形和高排放情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以往报告中提到的三种情形),预测了到2500年会发生的变化。科研小组特别注重气候变化对文明的影响,诸如热应激反应、农作物歉收以及土地用途与植被的变化。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2020年的场景。
2500年,随着地表水位的下降,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覆盖或将基本消失。
科研团队发现,除最低的排放情形(相当于按照2015年巴黎协定的要求,把前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升温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以外,全球平均气温在2500年以前会始终保持升高态势。如果是最高排放情形,全球升温幅度到2100年将达到约2.2摄氏度,到2500年达到约4.6摄氏度。科研人员表示这将导致“全球生物群落大重组”:亚马孙雨林消失大半、农作物种植区向两极移动、热带地区气温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科研小组随后与英国利兹大学艺术家、科普人士詹姆斯·麦凯合作,以生动的方式把研究数据表现出来。根据科学家的预测,麦凯绘制了一系列细节丰富的画作,展现此时此刻与2500年的全球景观差异。
莱昂表示,团队没有试图展望未来技术和未来城市的样貌,而是让画作更多立足于现实主义风格,而非科幻风格。“但我们确实也希望展现一些人们能够辨认出来的(未来)事物,比如无人机、机器人和杂交植物。”他介绍说,在一幅描绘2500年印度的作品中,有人穿戴密封服和头盔,就像今天从事高温作业的人们那样。
2020年时印度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作业场景。
科学家设想的2500年印度场景,农牧民需要穿上防护服。
创作这些绘画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以更紧迫、更真实、更亲近的方式展望未来——或许还包含了些许期待,即人类仍然可以进行调整。莱昂说:“如果我们促成了行星层面上的变化,就需要从行星文明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让大家知道,虽然人类遇到这样的气候,但那时的人类已经找到了在这种气候中生存下来的方法。”
温室气体高排放情形可能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时代前上升约4.6摄氏度。于是,印度的极端高温可能大大改变人类在那种环境下的生活方式。我们从麦凯的画作中看到,到2500年,农民和牧民可能需要穿戴冷却服和头盔之类的防护装备才能在户外劳作。
科研人员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那么美国中西部产粮区到2500年很可能演变成亚热带农林复合经营区。我们从画中看到,当地星星点点种植着某些品种的油棕和多肉植物,需要通过集水、灌溉设备来抵消夏天极端高温的影响。
科学家们总结说,因为不能完全掌握气候的长期潜在影响,未来的气候预测和相关政策不应该在2100年就停止。
美国中西部的农场在2020年时的场景。
美国中西部农场2500年种植的作物或将以油棕和多肉植物为主。
微信号:jofogreen
俊富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山水林田湖草沙难题
028-639289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