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血动物 id:staywarmblood
有人说20岁是被迫长大的年纪,说24岁很特殊,因为它距离18岁和30岁一样远;有人说25岁以后的人生像被按了快进键,28岁是人生的分水岭......
总之,人生像这样被标记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重要时间节点,赋予了各种重大的意义。
顺着这些人生重要时间节点,也衍生出了很多人生清单。比如,xx岁之前要谈场恋爱,xx岁之前要有套自己的房子......
随着和年龄绑定的待办事项一个一个出现,年龄焦虑也咕噜咕噜冒了出来。于是,每长一岁,心里总会忍不住咯噔一下,感觉很多deadline在不断逼近。比如我前段时间,意识到再约不上HPV九价就超龄打不了的时候,突然就很焦虑。
还有每次刷到类似“90后有多少存款”的帖子,看到评论区有人25岁有房有车,再想到自己25岁只有负债的时候,就会陷入一阵沮丧。
朋友说,自从她在网上频繁刷到“程序员35岁危机”这些字眼后,每次看到刚入职的新人都会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还有位朋友,每次被家里催着相亲,听到最多的都是“你看跟你差不多大的xx已经如何如何了”。
你发现没有,年龄焦虑的实质其实是,和“什么年龄应该怎么样”的标准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危机感和落差感。
如果总用这样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人生,那么恐怕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感到很辛苦。
在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里,有5万多人在分享对抗年龄焦虑的故事。在这里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没那么焦虑了。
@苏菲猫说,她是一个35岁的在职宝妈,去年开始准备申请留学,如今已经获得了某世界QS排名50大学经济学研究生offer。
@一根甜甘蔗说她的爸爸快60岁了,突然决定学习电子琴,经常跟着直播学到凌晨一点。
@叶限说,他爸爸五十多岁了,退休后开始自学编程,现在开启了副业,在一家企业当程序员。
@艾玛爱学习说她28了,但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深漂了几年后,她去香港申请了副学士,成功入学当天正好满28周岁。
其实大家都是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寸一寸地向前,不比谁领先,也不比谁落后。
有人在适婚年纪组建了家庭,也有人还保持着单身;有人20多岁已经事业有成,也有人40多岁还在尝试新的职业。
我发现,那些摆脱年龄焦虑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态——不再将年龄当成界限,而是只看成一个数字,不再将注意力放在“xx岁一定要怎么样”、“已经xx岁了还没怎么样”上,而是放在“还可以怎么样”上。
当我们不再将社会时钟作为自己人生的参考系时,会发现其实每个年纪都可以有无限可能性。
归根结底,我们的年龄焦虑不是对年龄增长本身的焦虑,而是对没有实现社会对这个年纪的普遍期待的焦虑。
想到之前看过人物对金靖的一段采访。
她说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一种符合社会主流评判对成功的定义的期待。比如,总觉得自己是匹黑马,长大以后非富即贵。
后来,她念高三的时候,老师和家里人都跟她说,你一定要考上华师大。她就觉得自己只要拼命学就能考上,结果只考上了一个比较中等的学校,她感到特别难过。
后来,她突然意识到,人生就是一部电影,活到90岁就是90分钟,二十多岁就代表电影才演到二十几分钟。
那么这时候,这个主人公很难成功的。那个没考上名牌学校但后来在喜剧世界闪闪发光的金靖,用看待电影的眼光找到了自洽的人生时区。
所以啊,别轻易给自己的人生下定“来不及”的论断。那些逆社会时钟前行的人,也可以有很好的人生。
在我们自己的时区里,我们可以随时定义新的起点。
来源:温血动物
欢迎常来漫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