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家孩子新课文是怎么预习的?
我们老师要求,标段落、读一读、圈一下一类字和二类字(如下图)。
目的是啥呢?
我想是让孩子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看一下生字。
我孩子总是机械地完成,感觉上她花了时间,做完了,但是效果就两个字——呵呵。
这样还不如不做,有这时间还不如出去跑跑。于是我就想改变一下。
前一段时间在学习的时候,孩子的素养课老师说要给孩子布置更难的任务,比如让孩子背一首唐诗,回头再检查一下背诵效果,这是简单机械任务。
而布置更难的任务是:
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说说你感受到的,并试着给家长、弟妹讲一讲——在理解和讲的过程中自然就会背了,还能学习得更深入。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任务不会过于枯燥,让孩子反感。
02
我试着这样做
按照这个原则——给孩子布置更难的任务,我试着这样做。
老师让预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我是这样要求的:
1 这节课的每一段都说了什么,你读完口头上跟我讲讲;
2 这篇课文想表达啥,你能仿照着说一个其他故事吗?
3 这里面的字有你不认识的吗?你上课时要重点注意哪些?记下来,上课后注意听老师的讲解;
4 我们做一下这篇课文的延伸阅读,你到学校有机会跟同学老师讲讲。
以前圈圈标标10分钟搞定,敷衍了事,也没多少收获。
现在我这样要求之后:
- 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表达——重新组织语言,属于更有效的生成式学习;
生成式学习,指经过更难的思考回路的学习方式,比如写读后感、讲授、重新编译等。与之相对的是再认式学习,简单地读书,认书上的字。
显然,生成式学习,效果更好。
- 思考——找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上课会更用心;
这属于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效率会更高。
- 跟课文有关的延伸阅读——多阅读多了解,正所谓大语文嘛。
只了解课文本身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孩子必须辅佐大量的阅读,而预习的时候也需要扩展一下,这有助于孩子更理解课文,知道课文在表达什么。
这样做完要20分钟,但是孩子很喜欢——不机械,有适度的挑战。也能更大程度上帮孩子让时间花得有所值。
03
延伸
“给孩子布置更难的任务”这一原则,不仅预习课文,在其他科目,在其他场合也适合。这跟我们说的,要以挑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是一个路子。
我们平时在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多想一步,不要简单地让孩子照着书本读书,加减。
比如,数学上单纯做加减不行,可以说你当老师把这道题讲出来给大家听听,不仅讲方法,还得有答案。
让孩子跳绳不要说老师今天让跳100个,而是我们想一想如何提升我们的跳绳速度,你有想法吗?有的话,我们来试试你的方法凑不凑效——这样一来二去肯定能超额完成任务。
你可能会说,这样比较难,我做不来。其实你只要记住,尽量让孩子做生成式任务就行:
找提升跳绳的速度——想办法,去验证——生成式任务;
讲出数学方法——组织语言,教会别人——生成式任务。
快去试试吧!
最后我还想分享一点:
预习具体有什么用?
简单来说就是预习能帮孩子待在学习战区。
如上图,中间是熟悉区,太熟悉的地方我们会厌倦——一些孩子提前学过了小学一二年级所有内容,上课就懈怠了。
最外面的是恐慌区,都是陌生的,认知负担太大,我们会本能地抗拒。
而中间的学习区,我们走得不太远,熟悉一部分,又有一些陌生的,跳一跳够得着。让孩子待在学习区学习,效率最高。
预习,将一篇陌生的课文,变得有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把自己不会的定义好,再带着这部分问题去听课,你说效果好不好?
好了,试起来吧!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