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老人画大的走兽常画牛。由于白石少年时牧过牛,对牛很熟悉,能把牛的各神姿态描绘出来。这是老人教他的学生娄师白的稿本(图1),看着几笔浓淡墨,画出牛的各种姿态,真是和活的一样。
图1 群牛 约七十五岁作
图2 柳牛图 六十九岁作
我曾问他能不能从牛的后部作画,他就画了一幅《柳牛图》(图2)。他说,从后部画牛就用简单几笔把牛身、牛腿画完,略添牛口、牛角,就能表示出牛向一边看的神态。要注意只画一个犄角最有趣味,若画两个犄角部位就不妥当了。尤须注意的是在牛尾旁留一白线,没有白线,牛尾远看是分不出来的。在补景上,一笔画坡,几笔画柳条,都是为了与画牛的笔法相衬。
这幅《柳牛图》虽然笔墨不多,却有春日的情趣,并且很富有诗意。白石老人曾记有一段画牛的故事:
蜀中张伟良善画,尤喜画牛,卧者、立者、食者、耕者,皆毕肖。生平画牛数千头,无一相同者。为人画以头计而论资,不计幅之大小。一日画斗牛,态怒,角相触,尾高举,奕奕如生,自谓为得意之笔。见者亦谓为神品。适一农夫过其家,见而笑曰:非佳作也。张怪问之,农夫曰:吾非解画也,乃习见真牛者,牛斗时夹尾于两股,壮夫数人,曳之不出,今先生所画,牛尾高举,吾是以知其非佳作也。张然若失,自此不复画牛。
从老人所记这段故事中,再从老人所画群牛图中,可以了解他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白石老人画牛画猪时常常描绘自己幼年牧牛放猪的情景。例如画牛题:“曾牧星塘老屋前后。”画猪题:“追思牧豕时,迄今八十年,却似昨朝过了。”这是劳动人民的感情,以劳动为光荣,不像文人画家把体力劳动看成低贱可耻的事,即便自己牧过牛,也不愿谈出来有损“名声”,更不会题到画上去“丢丑”了。
【齐白石笔下的牛】
十二属图-牧牛图 北京画院藏
牧牛图(册页)1952年 36cmx52cm 胡橐原藏
牧童纸鸢-山水册页之五
水牛 1921年 46cmx3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水牛 1921年 46cmx3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雨耕图 1952年 70cmx53cm 中国美术馆
画画的最高境界是“以眼前山,喂心中山,画纸上山”,齐白石有一幅牛图,眼前有没有牛不知道,心中有没有牛也不知道,但纸上是真的没牛!
齐白石《放牛图》
《放牛图》全画以齐白石独特的笔墨语言,通过栓牛的绳,含蓄表达出放牛的主题,以恰到好处的写意手法,给人以无限联想,牛呢?放出去了!绝妙之至!
齐白石曾说过:“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这一幅《放牛图》,确实是让古人恨不生逢时,让今人恨不知白石啊!(注:本文摘自胡佩衡、胡橐所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只用于学术研究,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