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从无到有,打破技术垄断,中国科技的崛起离不开一代代民营企业家的努力奋斗。
开局一个“三无”农机厂——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还欠了120万,面对如此境遇,他却没有退却,一手将其打造成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第一,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三强。这个人就是亨通集团创始人崔根良。
崔根良生于1958年,江苏吴江人。时代赋予了这一代人勤劳坚韧的性格,崔根良也不例外,小小年纪便学会了木匠手艺。1977年,崔根良进入福建军区,成为一名光荣的通讯兵。这一年,他19岁。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兵今后会改变中国光通信的格局。崔根良自己定然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因此创造出百亿身家。
在军队的五年时间,崔根良创造了当年立功、当年入党的佳话,性子也磨炼得愈发沉稳。退役之后,崔根良回到老家,成为七都乡化纤厂的一员。
凭借出色的能力,此后几年时间,崔根良成了“救火队长”,先后出任七都乡化纤厂副厂长、七都乡织服厂厂长、七都乳胶厂厂长。在崔根良的带领下,厂子不仅起死回生,生意更是红红火火。“能人崔根良”之名传遍乡里。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崔根良临危受命,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农机厂。彼时的农机厂,有的是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快要“退休”的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外加120万元的负债。
通信兵出身的崔根良意识到干农机出路不大。经过一番调研后,崔根良决定,跟随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带领农机厂转型电缆、光缆行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切从零开始,面对无资金、无技术人才、无设备的困境,凭借“四千四万”精神,1991年,崔根良同江苏省通信线缆总局合作,成立吴江分厂。随着首根电缆下线,这一年,厂子销售额达50万元。
积累了“借鸡生蛋、借梯登高”的第一桶金。次年,崔根良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展开合作,生产出华东地区第一根光缆。1992年,吴江市光通信线缆总厂成立,即亨通集团的前身。这是中国首家乡办光缆厂,充分弥补了华东地区光缆项目的空白。
与此同时,崔根良带领企业同院校、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并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检测仪器等。线缆总厂的产品逐渐脱颖而出,被彼时的国家广电部确定为华东地区光缆监测站。
1994年,在线缆总厂的基础上,崔根良组建亨通集团。1995年,亨通通信电缆产量居全国第一。
随着全国有线电视网的大规模建设,电缆光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崔根良知道,想要有更广阔的天地,那就要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1996年,亨通集团开始扩张,以500多万美元将马来西亚在华独资企业中邮国浩收入囊中,并将其所有进口光缆设备搬迁至七都。开启中国乡镇企业收购外资企业先河的亨通,“老乡吃老外”之名不胫而走。
与此同时,凭借先进的设备,亨通的光缆产能跃居全国第七,并入选国家电信干线工程、广电干线工程。1999年,亨通加入乡镇企业改制的大军中,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创立。
2001年,亨通首个海外订单交付。2003年,亨通集团旗下亨通光电登陆上交所。
21世纪初期,我国光纤技术及光纤材料被国外巨头垄断。通过一年半的自主研发,亨通掌握了全套光纤拉丝技术。然而,光纤预制棒就像难以逾越的鸿沟,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在国内众多科研院所数十年攻克无果的情况下,崔根良毅然决然向其发起冲锋。屡战屡败,再败再试,经过三年半的攻坚战,亨通自主研发的光棒产品成功下线。
此后,亨通再次研发出新一代绿色光棒,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企业。2010年,亨通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根光纤预制棒。自此,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脊梁”挺起来了,并有了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2013年,亨通开始大举扩张,其产业全球化的序幕正式拉开。
通过投资并购,亨通先后拿下南非、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老牌线缆企业,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建立海外研发制造基地,营销公司,加速国际化进程。此后,亨通集团更是将华为海洋收入囊中,成为国内少有的全产业链海洋通信网络提供商。
如今,亨通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领域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其在APEC主办国墨西哥、芬兰、玻利维亚等数十个国家进行的海洋光纤网络建设,更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最好的证明。
作为亨通集团创始人的崔根良,更是荣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21中国制造业各行业二十强榜单”中,亨通集团以1079.13亿元的营收排在电线电缆二十强榜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