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角蓝字 欢迎关注
起因是一位朋友让我分析「政府部门杠杆率/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中影响较大,导致政府在初次分配形成了长期的财富积累。
海外各经济体(美)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呈现「通胀」,当下原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再次推升通胀,叠加「经济下行」所导致的将是严重的「滞胀」。货币宽松的溢出效应显现,像极了美国70年代的严重滞胀,货币放水是源头,石油危机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能源和大宗商品引发经济危机」的话题过于宏大,力所不能及。
本文写一写「宏观杠杆率」,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和央行3月8日发布的宏观杠杆率数据,曾经写过的读书笔记,开篇介绍了降杠杆。
数据
▶ 2018年宏观杠杆率为249.4%,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1.9%,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0.4%,政府端为37.1%。
▶ 2017-2019年宏观杠杆率稳定在253%左右,企业部门杠杆率在152.2%左右。
▶ 2020年末杠杆率为279.4%,其中,企业部门为161.2%,居民部门为72.5%,政府部门为45.7%。
▶ 2021年杠杆率测算为272.5%,企业部门为153.7%,政府部门为46.6%。
视角一,数据对比
宏观杠杆率是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2020年受黑天鹅影响,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至280.2%,年末杠杆率为279.4%;2020年名义GDP数据失真,影响杠杆率多增9.7个百分点,对数据贡献率达58.4%。2021年名义GDP增长12.8%,推动杠杆率恢复到基本稳定的轨道,杠杆率回落到272.5%。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2021年三季度末美国的宏观杠杆率为281.1%。在数据上,美国与我们的经济三部门杠杆率呈现不同的状况,2020年二季度末美国政府部门杠杆率116.9%,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83.5%,政府部门杠杆率是我们的两倍有余。这是美联储无法大幅加息的原因之一,经济没崩,政府先停摆。
视角二,财政空间
我们一直在解决的是企业和居民端债务问题,我们的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153.7%),政府端杠杆率(46.6%)放眼全球都是最低的。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稳定,为未来金融体系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创造了空间。我有另一个观点,同样为财政政策的发力提供了冠绝全球的空间,这是一枝独秀的能力。
今年的赤字率目标是2.8%,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选择增加赤字率,而是通过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和结转结余来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体现出财政是强有力的支撑。
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金额近9万亿元,转移支付是预算安排的一个亮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将用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3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可用财力,向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不止央行,中烟草和中投公司同是上缴义务单位。作为中央银行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资产业务,例如:再贷款、再贴现、外汇经营、证券买卖等。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本是非税收入,因此不会造成财政赤字。
根据去年降准的数据计算,本次上缴1万亿元相当于降准50BP所投放的基础货币,通过转移支付分派给各地方,将有力的支撑财政的扩张。
我明白很多人寄希望于央行「降准降息」,个人愚见,当下信贷需求不足,继续降准降息所能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事倍功半。我们的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可使用的空间很小,企业信贷走弱,居民消费放缓,在一文解释过,今年上半年刺激消费的概率很低,基本得到验证。
我们执行了「宽货币」,数据上却迟迟未反映出「宽信用」。经济复苏是一个U型结构,事件驱动是一个V型结构。大概率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触底的过程,今年想要保住5.5%的增长目标,我更加坚定财政扩张的兜底作用。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文|爱撸铁的程序猿
各位看官,不必打赏,喜欢的话劳驾点赞和再看,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