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风竹图立轴
作者:李方膺
朝代:清
收藏:南京博物院
尺寸:纵168.3厘米横67.7厘米
材质:纸本,墨笔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江苏通州(南通)诸生。先后任山东兰山、安徽潜山、合肥知县,有善政、人德之。以不善逢迎,获罪罢官。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为“扬州八怪”之一。
《潇湘风竹图》作于合肥五柳轩,时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作品以秃笔湿墨逆笔取势画风中之竹,通过竹叶的独特造型,表现出狂风大作的动态。画的左下仅晒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颇难以表现出来的。此画中画家大胆创造,写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修直。此画中有粗竹两枝,嫩竹两枝,在狂风中摇曳生姿。主竹挺拔有力,不弯不揖,有参天凌云之气概。整个画面的气势表现在用浓墨、枯墨铺写的枝叶上,所画竹叶不讲成法,秃笔直扫,竹叶画呈扁方状倾斜方向,无叶尖,潇洒随意,尽管风势极强,但枝叶顺风飞扬而不折,透出一种镇静与傲慢。画面中,石与草都是参照物,点染出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疾风的鼓荡下,几叶小草已偃伏在地,坚强的石头也似乎极力抗拒,只有劲竹傲立苍穹,岿然不动,片片枝叶都呈现出百折不挠的力量。
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画家秃笔直扫,画竹叶扁方状成倾斜方向,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作者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因难见巧”,而且显示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笔笔枝叶呈现出坚贞不屈的力量。画家通过描绘竹叶的动态变化,有力地表现出疾风的狂吹,使不可见的风有了可视的形象,而且从竹枝飞舞、竹叶相互碰撞中,似乎还可以听到碎琼乱玉的丁东之声,其下笔如风驰雨骤,正像是抒发画家胸中的怒气,正是一种人格的写照。
板桥之竹如清癯的老者,清淡修整,有超然之态。李方膺则不然,他由于仕途生活中得罪权贵,先后下狱罢官,但从不屈服苟且,这幅画可说是他心境的折射。他的竹宛如在战斗中的猛士,顶天立地,傲岸不屈。他借竹子来抒发情怀,借竹子不怕狂风暴雨、坚韧不拔的品格来自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