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atom第451篇原创作品
头顶中国最大的医药新零售平台,叮当快药在2021年冲刺IPO却以失败告终。失败的一个原因在于,之前无往不利的“烧钱换市场”的互联网打法,平移到医药O2O行业后,受到港交所的质疑。然而买药的需求在,大健康的市场仍在,叮当快药的未来曙光仍存,只不过叮当快药需要一个新故事。
2022年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了北京市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叮当快药赫然在列。上榜反映出在医药零售领域数字化升级上,叮当快药得到来自政府的认可,在这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是,叮当快药的转型之路,从规模公司向技术公司的转型。
通俗来讲,规模公司指的是通过购买流量来追求市场规模,本质上是一家流量型公司,技术公司则指,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在竞争中通过技术优势获胜。
但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时间的成本如何衡量,叮当快药能否凭借技术革新快速实现自我革新呢?
01
核心的卖药“最后一公里”,
正在与虎谋皮
叮当快速是医药O2O大战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企业,也成功享受到了市场的红利,2020年全年订单量达到了4050万。然而,医药O2O在与医药电商的竞争中,优势并非想象中那么大。随着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微医等平台的发力,叮当快药正在逐渐失去曾经的光辉。
从买药这个行为上看,主要是分为医生开药和自行用药,叮当快药并未涉及医用SaaS系统,因此主要流量来自C端用户的自行用药。
用户自行购药的途径,又分为线上购买和线下购买,在疫情之前,大部分用户依然习惯于线下购药。针对线下需求,叮当快药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2018年11月,叮当快药启动“百城千店”战略,计划在3年时间在300个城市开2000家药店。根据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叮当快药通过与药店合作和布局叮当智慧大药房两条路径,叮当快药在国内14个城市建立了302家智慧药房。2021年上半年,中国药店数量高达58.6万家,可见叮当大药房,在线下并没有任何优势,似乎更大的作用在故事效果上。
△叮当智慧药房
2014年,叮当快药拿着仁和药业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出现在市场上。背靠仁和集团,叮当快药提出了“28分钟送药到家”的概念,并且凭借自建配送团队,让这一服务落地。曾经打造了“仁和可立克”、“妇炎洁”等家喻户晓的品牌的杨文龙,借助营销,像当年的“洗洗更健康一样”,叮当快药凭借“28分钟送药到家”的洗脑口号刷出了影响力。
“最后一公里”的概念,在每个领域都有需求,也催生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叮当快药就是解决医药零售行业“最后一公里”的企业。当用户身体突然不适的时候,有三个选择,一是去医院,二是去药店,第三就是O2O买药,这就是叮当快药的机会。在药店遍地的时代,从某种角度看,叮当快药是给“急、懒、夜、专、私”用户提供服务的企业。
△叮当快药
然而,对于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来说,家里往往会备药,比较出现即时用药的情况。因此,医药电商更受这部分用户的青睐,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拥有更优质医疗服务的医药电商,竞争力远高于叮当快药。
比如,阿里健康旗下的天猫医药平台设置了3000名执业药师在线值守,长期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专业用药指导与咨询服务;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在2020年已实现每天为12万人次提供问诊咨询服务,用户复诊率近50%,25%的患者问诊后直接购药。2019年成立的京东健康,在2020年总收入达194亿元人民币,大大冲击了叮当快药的市场。
即时用药是叮当快药的安身立命之本。面对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巨头的冲击,叮当快药守好即时用药“最后一公里”,依然能够占据不败之地。然而,随着美团、饿了么的入局,叮当快药的后花园也正在被蚕食。
美团、饿了么可以买的不仅仅是外卖,同样可以买药。早在2018年,时任叮当快药CEO王立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叮当快药晚间的订单非常少,完全不能覆盖工作人员的成本。美团和饿了么规模更大、覆盖范围更广,在配送上更有优势。
美团和饿了么是开放的流量平台,最初与叮当快药的合作是双赢的,叮当快药获得了订单,美团、饿了么积累了足够的用户。然而,随着专送业务的拓展,平台没道理将市场拱手相让。叮当快药与美团、饿了么是合作与竞争关系,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偷家”。
叮当快药最核心的要看服务能力,但在运营过程中,却很难落实。比如,在黑猫投诉中,关于叮当快药的投诉达到了385条,投诉涉及商品有质量问题、接单不配送、送药超时、疑似售假、售价差异大等。
△网友投诉量
随着外部竞争的升级,叮当快药内部也出现了裂痕。先是2018年出任CEO两年的王立成离职,而后2021年5月20日,叮当快药架构大调整,18名机构股东集团已退出。股东的压力,推动叮当快药上市的进程,然而IPO的失利,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一部分的压力。2021年第一季度叮当快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4.26亿,现金流已经告急。若无新的资金流入,叮当快药现金流危机将会爆发。
02
内部革新,
能否拯救叮当健康
单纯的送药,很难让叮当快药获得超过20亿的融资。因此,如何围绕药打造生态,是杨文龙工作的重点。2020年,杨文龙表示将通过建立个人健康大数据,结合AI等高科技手段推出“快检”“快险”以及慢病健康管理等创新服务,与股东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构建“医+药+检+险”健康生态。
相比较卖药,“医+药+检+险”健康生态更具想象力。但目前看来,这一套模式并不成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2.76亿元、22.29亿元、7.8亿元,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118.12%、74.69%和56%,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这一套生态在用户增长到变现能力上并未有明显效果,但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维护。线下门店扩张、营销推广增加和收购药房网都消耗大量资金,2018-2020年,叮当快药分别亏损1.0亿元、2.7亿元、9.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7.7亿元。
但这并不是终点,2022年3月3日至3月10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制定的《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针对药品配送提出新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配送企业应当建立药品配送质量管理制度,根据药品数量、配送距离、配送时间、贮藏条件、外部环境等情况,选择适宜的配送工具和温湿度控制措施,确保配送过程中药品质量安全。这意味着叮当快药的配送成本,将会大幅度提升。当然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成本的上升是一样的。
时代抛弃你,连一句招呼都不会打,我们已经见识到太多企业被时代抛弃。数字化时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振兴我国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改变,叮当快药的卖药业务展现出了强烈的无力感。
业务增长无力之时,将精力放入新的方向似乎能够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新浪孵化微博,字节孵化抖音。毫无疑问,在卖药这件事情上,叮当快药内忧外患,并且似乎短时间内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前景难言乐观。但是,实则叮当快药的道路选择依然有很多。
实则叮当快药已经开始内部革新,从服务本质上着手,更好的优化整个链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比如《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推出后,叮当快药积极探索无人车配送技术,不但可以更好的做好药品的调度和配送,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先发优势,有望更好的反哺业务。
△无人配送车
在健康管理时代,掌握流量入口的叮当快药,却缺乏相对应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7x24小时在线问诊、用药指导服务,但在下单的过程中,医生往往没有参与,主要依靠用户的经验买药。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叮当快药医生资源的不充足。16名全职及58名兼职医生、通过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合作的800多名外部医生和397名药剂师,实在难以满足用户的用药咨询服务。在智能化时代,叮当快药是否可以通过CDSS系统解决这一部分需求呢?
2021年底,甲骨文拟283亿美元,收购电子病历公司。可见智能化的客户管理产品,依然有巨大的价值。此前,叮当快药曾和甲骨文合作,研发过ORACLE-ERP数字化平台。对于管理后台,患者的需求同样强烈,叮当快药是否可以优化用户管理系统,更加深化用户与平台的黏性。
未来可以供叮当快药选择的路很多,但是叮当快药可以选择却需要谨慎。第一次冲击IPO的失败,互联网医疗的低谷,都让一众股东焦虑。商业化的不利,导致资金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新业务的研发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意味着留给叮当快药的试错机会并不多。
又或者,叮当快药可以先借力。尽管与巨头们相差甚远,但目前,叮当快药的优势依然是流量。借助流量优势,叮当快药是否可以与医疗科技企业增加异业合作的可能。在转型的过程中,必然有阵痛,但只有这种自我革命,才能够迎来新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