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陈嘉映时,陈嘉映说“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其实挺难的。”
许知远迷茫道:“我心里像个黑洞一样,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许知远作为高级文化分子代表,擅长思辨人生哲学,他说出这一句迷茫时,我想,很多读者都如释重负吧,“心里像个黑洞一样”是当代人的普遍精神状态,追问起根源来,却无从下手。
法国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把对时代的把脉——针对于空虚与时代节奏,重要的学术研究集结到这本《空虚时代》一书中,虽然指症于70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但对于消费主义过后的中国,此刻可以作为前车之鉴,找到时代与社会的走向轨迹。
许知远说:“我的自我太多了,不喜欢,它给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但有时候又妨碍我。”
空虚与诱惑
现代的人应该很不喜欢“诱惑”这个词,我们喜欢称自己是独角兽“我的地盘我做主”才对。但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无限自由、无限选择,通通包含着“诱惑”。
丰富的旅行套餐组合,独家订制的路线,背后追其消费动因,我们是被互联网中商家APP软文、新闻推送等多种信息诱惑指引下的行为愿景。
诱惑只不过营造的是一个选择尺度宽泛的世界,一个流光溢彩、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个性化进程高速波及到各个方面:生产秩序、教育、心理治疗方方面面。语言、制度都变得富有弹性且游移不定,广告语迎合个性化心理,推波助澜诱导消费者对产品和虚拟世界消费。
书中提到了“性诱惑”其实是指性别诱惑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女性要求话语权、要求平等,消除性别差异。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打着“男女平等”的口号矛盾不断激化,个人身份及性别界限要求变得模糊不定。
个性化制定的诱惑,在富裕的消费社会,意味着丰富的选择,意味着一个可供个人徜徉的深度开放和透明的世界。世界在渲染多彩无界的环境。但人的需求毫无止境,毫无边界,没有成就感,会不会感到空虚?
空虚与冷漠
个性化的进程引起了人人的冷漠公共理念和价值观,走向了衰微只剩下自我关注和个人利益。
逐渐增多的个人超级关注者,对于进步、增长、世界主义速度、流动性等价值观都变得空洞无物。甚至连对当下与未来人们也提不起兴趣,仍然呈现一种麻木的新面孔。
社会体系在持续发展,走上了一条自由驰骋之路。人们陷入虚无状态就是那种没有灾难、没有悲伤、也不绚丽多彩、没有死亡、无拘无束的大众虚无。
冷漠的表达最常见的是:内心缺乏戏剧性的生活期待,在兴奋与抑郁抑郁之间摇摆不定。个人问题被急剧地放大,关心自己的个人问题,却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等等,类似于现在非常流行的“躺平”现象。
空泛的生命观、消沉的理想意志、感受力钝化,呈现出倦怠的冷漠。犹如《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一样,在纵欲之后,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最终变回原来的样子,面孔麻木冷漠的人。
不纠结于任何事,也没有绝对的确定性,期待着一切,但常常又很快改变了主意。这是由于信息过度饱和过度泛滥隔绝导致的冷漠面孔。
空虚与自恋
“自恋”源于心理学范畴的研究,本书说得“自恋”可以解释为对自我认识的迷恋。
过度的自我关注表现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沟通学、禅学、心理咨询等等领域。每个人在寻找自我的同时又失去了参照和单一性,变成了模糊的整体,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切着迷又对一切无所谓。
尼采说:人们所抗争的真正意义上的痛苦并非自身痛苦而是一种莫名的痛苦。
“自恋”过度关注自我,就会造成人际关系不稳定的危险,鼓励情感独立性活出独立的自我的同时,又害怕感情无法控制,情感就变得游离。
所以性与情感变得越来越分离。产生了一种情感逃避的心理障碍。
现在社会大量的恐婚恐育人群,崇尚独婚主义人群激增,踩踏婚姻、鼓励活出自我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怪圈。
空虚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西方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大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
现代主义主要是指消费时代,个体非社会化崇尚享乐主义、寻求创新、寻求感官刺激、愉悦是主流价值观。
这个时期呈现的艺术作品是民主个性化为主流。涌现街头文化、情景剧,文学界推崇沃尔夫、普鲁斯特、乔伊斯等等文学作家更直接的情感,没有明确的开始。也没有真正的结尾。
现代主义艺术是自由的、不屈服于外部规则,同时界限也是模糊的无限的开放。
60年代后期社会进入一种后物质主义时代,寻找自我的回归,精神心理运动。
可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似乎是在无限自由的社会环境下,但是又是通过新闻消费逻辑再次被社会化。
从这个角度上无限的自由的情况下个体就陷入了焦虑、彷徨。更多的人患有精神抑郁、眠障碍等等。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与生活没有距离,观察者与事物能够有直接效果。比如情景剧的火热,正是由于贴近生活,表现自我。而现代主义时期求新求变的先锋派,就不再具有受欢迎的开拓地位。
空虚与幽默
喜剧从中世纪兴盛以来,从节日狂欢下的荒诞现实主义演变到批判性喜剧。
18世纪,喜剧沦为鄙视无耻的行为,与低俗不雅、愚蠢、怪异等等词汇相联系。而后以批评讽刺时事为主流,后现代喜剧有了新的格调主要目的在于寻乐,不批评谁、不针对谁、竭力营造幽默感,使人愉悦幸福,产生快乐的氛围。
如今的幽默更倾向于摆脱僵化架构,追求一种布局。自称一体空泛的诙谐风趣大规模地出现在广告和综艺里,随着时代的变迁,幽默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发自内心、要求自然。
在个人主义进程中,大家沉湎于自我空虚感弥漫的情况下,一笑难求,幽默显得如此的被需求。
现代社会共生幽默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都被允许,什么都可以。他者不再能够吃惊、新颖失去了新奇的力量。综艺《奇葩说》、《吐槽大会》的出现也是应运而生的幽默表现。
偶像和伟人的陨落,我们赋予他者的形象最终还是崩塌,并沦为笑料。像短视频等逐渐微型化地幽默受到追捧,让我们也渴望所有的幽默在压缩,尺寸变小的情况下,成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我们很期待2到3分钟的幽默高潮。
高潮过后,就是无尽的空虚感袭来。
空虚与暴力
个人主义的进程,让人们与物的关系,对金钱、安逸、财富等欲望往超过荣誉感、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人人笼罩在事不关己的氛围中,一种新的文明出现,它不再催促人们去接受挑战,他人的看法也不再比自己的切身利益更重要。
我们处在史无前例的和平时代,不是因为现代的人们比前辈们自制力更强。是因为我们现在更崇尚长寿、节约、劳动、谨慎、节制。
我们更重在意保养自己、自我评估。人人沉溺于旅行、音乐、表达自我以及对抗运动等等。暴力是在逐渐消退的,表现在原始暴力发生男权至上的冲突下,现代男女性平等社会无严格定义的情况下,暴力遭到唾弃。
有趣的是,暴力呈现反而是越发激烈。譬如在电影、剧场、文学作品、艺术等方面都有呈现暴力的元素。
写在最后:
《空虚时代》不是一本给与方法论的治愈类型,他是一种竭力用社会学家的角度解读当代“空虚”这种特征的泛泛与哪些因素有关联。
如果注意到是前期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后现代人们处于空虚时代的前因后果,那么就不会慨叹“后浪不如前浪”“一代不如一代”的偏执论调。
作者重点研究对象是法国和美国的社会体系,阅读不可摘取所有论点,但西方发达社会的面临的弊端,也许可以作为自我参照,以弊极端。
由于重要的参照体系消失,人们在行为和表征上虽然激进,却空洞无物。超越个人主义的空缺在日常行为习惯和表达中都流露出这种极端的空虚取向。这是一个意义横飞的时代,话题沉重,内容处于风雨飘摇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追求特效、纯粹表演、竞相争宠、空虚泛滥的时代。
—作者:荣荣—
——用每本书探索一个根本问题——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