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最为本质的特点就是追逐利润,说白了就是哪里有钱可以赚就会自动往哪里扎堆。如果没有钱赚,即便外部环境包装得再好,实际也不会有多少内核。作为一座国际旅游名城,这两年因为疫情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桂林几乎就没接过多少真正从外面来的客人。偏远一些的景区和商业综合体早就惨不忍睹,即便是市中心的东西巷都面临着生存窘境。
桂林本地人应该都知道,所谓的“东西巷”其实只有东西巷目前是在成规模商业运作的。因为东巷的建设和开放时间早于西巷,毕竟东巷部分是毗邻漓江和解放桥的,占了点风水方面的便利,故而在筹备阶段都被放在了优先位置。也幸亏东巷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完成了整套的建设和招商流程,才把商业氛围勉强搞了起来,要是节奏稍微慢了一点,后果真心不堪设想。
除了西巷门口“火热招商”的牌子,就真看不出哪里火了。继续往里面走走的话,所能感觉到的只有自然植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生命力。真正的游客本来就没有几个,本地市民更是懒得浪费脚程,所以派人定时清理的频率也就不会那么勤,给了各种植物生根发芽的机会。景区其实都是这样,效益好的时候肯定能够做到不留死角的“全面维护”,效益要是一直不行就肯定只有“重点维护”了,这不是懒是无可奈何。
西巷里面最多出现的字眼,就是“门面出租”,而且还是连排不间断的气势。其实该有的硬件设施早就都做好了,桂林市中心的人也并不算少,只要能有大批的商户进来,不至于无人问津。之所以出现目前这样的萧条景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投资信心和消费能力真的不行了。仔细看了看出租信息,甚至很多商铺都是“房东直租”的,连房产中介对于这样的房源都没有了兴趣,可见其真实的商业价值。
顺道说一句,桂林这几年的房产中介也是艰苦卓绝,或许在他们眼里与其在东西巷跑租赁业务,还不如“黄袍加身”兼职送外卖来钱快。事实上确实很多中介加入了外卖大军,反正都是往外面跑,踩盘的半道并不耽误送餐。而且送一单就能结一单,带客户看房不成交就没佣金,与其相信王健林的百万神话,不如肩负王兴的十元订单。
相比起西巷的荒无人烟,东巷还是偶尔可以摩肩接踵一下的,只不过真正愿意消费的人少了。更多的是我们这样的本地市民,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家里的小朋友多逛少买,或者就是附近上班的纯粹路过,偶尔有拍汉服照片的年轻人或许会小奢侈一下。没有小红旗和小红帽的队伍,这些实体门面怎么可能生存下克嘛!东巷的门面都零星张贴了“旺铺招租”,只能说明收益撑不起房租了。
网上一直有个梗,叫做“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其实资本也是一样从来不演戏的,这是世界上最诚实的东西,它能反映出时下最真实的人间百态。地摊经济这招早在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就已经用上了,事实证明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究竟该如何继续在这样的逆境下生存,是我们不得不长期琢磨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