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履森
将军庙最早见载于万历《志》,光绪《志》释意云:将军为司湖之神,显为道教活动场所。1995年版《舒城县志》将此归为佛教活动场所,不确。
古旧文献中的“将军庙”(来源 | 资料图片)
将军庙坐落在桃溪大桥(旱桥)南,合安路以东,庙门紧对丰乐河。丰乐河流经此处,拐了一个弯,留下一片广约数亩的空地,桃溪人将此处称为“荷叶地”,说是此地随水涨落,故洪水永远淹不到这块地面,将军庙就建在这块被叫做“荷叶地”上面。内有三进大殿,柱木结构,屋顶黛瓦覆盖,四面披水,四檐翘起,飞甍龙腾。三开庙门,四面回廊。庙前的空地上,青草萋萋,花木扶疏。周围有十数株高约数丈的古松,整个将军庙都覆盖在松荫之下,四时八节,绿意葱笼,苍苍莽莽,树荫深处有鸟语清歌,庙前的丰乐河清波逐浪,风景绝佳。
桃溪大桥(摄影 | 张凌云)
为桃溪人熟知的将军庙住持有两位,其一是刘明惠,肥西县花岗镇人,人称刘老道。刘老道在民国时还经常做一些法事,开展一些宗教活动,如斋孤、打醮、建醮,通过诵经、画符、奏乐等形式替施主家安正、祈祷、消灾,以及超度亡灵等。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举行出会盛典,汇聚各处道士一齐举行盛大仪式,组织村民把将军老爷扛抬着去四乡游历,其场面十分壮观,前面有唢呐、锣鼓开道,四方民众沿途焚香放炮、礼拜,以求神灵保佑。
祈福活动(来源 | 道教之音)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认为将军庙所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在宣传封建迷信,禁止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刘明惠迫于生计,先是托身于将军庙为附近乡民做一些瓦工活,如垒灶砌墙等,后来觉得如此终非了局,索性将所有法器都封存于将军庙中,回花岗老家还俗务农。
道士法器(来源 | 资料图片)
另一位住持被当地人称为老师太,刘明惠返乡后,老师太便接过刘明惠的钵盂,入住将军庙。1966年秋,红卫兵到处破“四旧”,将军庙被砸,并将老师太逐出将军庙。1969年,将军庙彻底被水毁坏。1997年,桃溪镇利用庙基上的空地,建成一座桥头公园。
桥头公园(来源 | 作者供图)
老师太俗家姓文,名若霞,肥西县花岗镇人,生于富家,长于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曾听过鲁迅先生的课。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学运频发,文若霞曾多次参加过学运,经历过“三·一八”惨案,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倒在段褀瑞执政府卫队的枪口之下,幸而自己大难不死,躲过一劫。大学毕业后,她便留在北平教书,后嫁给一位国民党青年军官。夫妻二人在北平共同度过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
“三·一八”惨案(来源 | 资料图片)
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战全面爆发,文若霞的丈夫随同他所在部队一齐开赴前线,奔向抗日战场。夫妻离别时,丈夫向妻子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义无反顾,昂首前行。妻子看着丈夫渐行渐远的英武雄姿,写下“壮行”诗一首:“鸿雁远征鸣长空,战马奔腾嘶北风,男儿戎装真本色,仗剑横行亦英雄”。
卢沟桥事变(来源 | 资料图片)
丈夫去后不久,北平随之沦陷,文若霞随同南迁队伍一路南下,回到故乡。1938年1月,徐州战役打响,中国健儿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而血洒台儿庄,文若霞的丈夫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文若霞悲恸欲绝,挥泪写下四句诗:“狼烟怒卷台儿庄,健儿身死为国殇,热血洒尽魂犹在,再挽天戈射天狼”。
台儿庄战役(来源 | 资料图片)
丈夫为国捐躯,文若霞形影相吊,日渐憔悴,早已不见昔日的芳华。父母亲友不免万分疼爱,良言劝道:“人生的路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我们俱不忍见你就这样孤独地过一辈子……”文若霞不耐烦言,远遁紫蓬山,托身于一处尼庵,削发为尼,绝红尘以明志。她在离家前曾作诗一首以答亲友:“一春一夏一秋冬,一床一几一身孤。一生一世一知己,一山一水一梦中”。
紫蓬胜境(摄影 | 张为)
1956年,供她栖身的那座尼庵突遭雷殛,文若霞无处藏身,后由乡人刘明惠引荐,文若霞便告别紫蓬山,来到桃溪,住进了将军庙,“一山一水一梦中”,一语成谶。
紫蓬山水(来源 | 资料图片)
文若霞到将军庙,时年在五十出头,因为削发,当地人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便称她为“老师太”。老师太来到将军庙后,便在此广结善缘,与周围的一些善男信女关系极为融洽,所有生活起居都由当地百姓之为照料,老师太也不收取别人的香火钱,闲暇时她便在庙前庙后莳花种草,或与乡下人打坐于松荫之下,谈经论佛,过着闲适的乡居生活。
静听松风(作者 | 马麟)
1966年,老师太闲适的乡居生活终于被打破。这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树上的叶子已经凋零,秋风也一天凉比一天,就在这个寥落的秋天的下午,一群穿军装戴兵帽的青年学生闯进了将军庙,说是来“破四旧”的。领头的学生挥舞着一面旗帜,引领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七手八脚地在将军庙里实行“革命”行动。于是将神像推倒砸碎,接着将香炉、法器、书籍全部搬出来丢进河里。接着他们便对老师太采取革命行动,先是将写好的一份大字报贴在老师太的后背上,然后勒令老师太跪地请罪。老师太立而不跪,面如秋风,冷冷说道:“我一个出家的老婆子,既未招谁,又未惹谁,我何罪之有?”
“破四旧”庙宇遭难(来源 | 资料图片)
“你,你,你是牛鬼蛇神,你还胆敢狡辩!”学生们气急败坏。老师太又说道:“我不是什么牛鬼蛇神,我是人,我是中国人,我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学生们狂怒起来,团团地把老师太围在中间,向老师太喷出口水,大声吼道:“你身披袈裟,包藏祸心,专门搞封建迷信活动!”说到激动处,一齐都把手攥成拳头,在秋风中挥舞,接着就是一片“打倒、打倒”的怒吼,老师太无助地站立在学生们中间,淹没在一片“打倒”声浪之中。
疯狂的年代(来源 | 资料图片)
第二天一早,老师太脱下袈裟,穿上民妇的衣服悄然离开将军庙,临行前,她挥毫写下一副对联贴在山门上:“袖笼秋风行处是,肩挑明月走天涯”。从此,桃溪镇人再也没有得到过老师太的任何消息。
桃溪春浪(摄影 | 张恣宽)
- 作者:叶履森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监制:出外龙舒人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