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放学回家,吃上妈妈做的一碗酸菜面,那味道真正的是香。”刘海强对酸菜的记忆,朴素而深沉。
刘海强是“陇南刘强娃酸菜”品牌的创始人。
2014年,刘海强在武都开了餐饮店后,发现店里的酸菜很受食客的喜爱,就开始用传统做法制作酸菜。“凌晨两点去批发市场拉菜,回家四五点了,有些菜还要到农户地里去收……”刘海强告诉奔流新闻记者,刚开始基本上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刘海强
2017年,在武都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注册了“陇南刘强娃酸菜”品牌,并建厂批量化生产。圆根菜、芹菜、切莲菜叶子和盖菜洗净切丝后沥干水分,装到大土缸里面,倒上烧开的面粉糊,给大缸封口让其充分发酵,七八天后一缸清香的浆水就可以食用了。这是甘肃陇南武采用传统土缸自然乳酸菌发酵制作酸菜的全过程,也是刘强娃酸菜一直坚持的基本操作。
今年“3·15”,央视曝光老坛酸菜的制作内幕后,刘海强感到很震惊,也特别不理解。在他看来,食品生产是良心行业,“怎么可以那样做?”
这些年来,刘海强摸索出了“农户+合作社+建厂生产加工+线下线上销售”的模式。从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更加成熟后,他把精力投入到了电商领域,在拼多多、淘宝、抖音都开设了小店,销量也十分可观,加上线下销售,酸菜厂的收入每年能达到100多万元。
酸菜酸了,日子却更甜了。刘海强告诉记者,厂里现有十几个工人,主要是当地收入较低的农民和留守妇女,每个工人在厂里一年能增收两万元左右。刘海强的酸菜厂还和当地30多户农户签订了圆根菜种植订单,能为每户每年增收7000多元。
如今,刘海强在当地人眼里是“大老板”了,但他还是跟创业时一样踏实。“我现在想把厂子做得更大一些,给周边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再就是把武都当地的酸菜等特产带出去,让外面的人能吃上武都传统美食,让甘味品牌被更多的人知道。”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图丨受访者供
视频剪辑丨奔流新闻记者 赵梓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