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文化的繁荣助力乡村振兴,自2021年7月以来,会理市文联、市作协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创作采风活动。
3月19日——20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2022年首站走进绿水镇。绿水镇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昔日茶马古道穿镇而过,距会理古城108km,幅员260平方公里,辖9个村62个村民小组,有汉、彝、藏、蒙古、回、苗、傈僳、白、壮、傣等11种民族,是典型的川滇交界多民族杂居乡镇,享有“蜀云滇月”“攀西铜都”之美誉。
采风组一行20余人,沿茶马古道一路南行,深入松坪古村落、拉拉铜矿、万头肉牛养殖现代农业园区、黎马火腿腌制坊、黎洪红军树等处开展采风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挖掘绿水镇的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矿业文化。他们中除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外,还有摄影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
在“蜀云滇月”松坪关,作家、诗人们徜徉在纵横交错的古弄巷里,追寻明代文学家杨升庵的遗迹,豪情万丈地吟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千古名句;流连于明代川滇民居大院,用目光轻抚独具特色的门窗廊宇、梁柱雕花;漫步在千年古道,探寻消失的“挂甲渡”,聆听悠远曼妙的马铃声和远征的将士铿锵的脚步声。
在位于海林村的会理万头肉牛养殖现代农业园区,采风组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牛舍、草场,观看未来牛舍规划宣传片,对现代化、高标准、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赞叹不已,为园区联农带农,助农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点赞,还有人想成为一头幸福的小肉牛栖身此处。
在黎马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采风组详细了解黎马火腿的古老传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亲自走进火腿风干间,嗅一嗅浓郁、独特的火腿香,并现场预定心仪的火腿,在自己专属的火腿上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采风组还观瞻了生长于农户家中的红军树,聆听当地村民讲解张爱萍将军带领队伍路过此处时,在树下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故事和深厚情谊;俯瞰拉拉铜矿露天开采场,听现场工队长讲解矿业开采历史和相关知识及流程,叹服于天坑的壮观和采矿工人的艰辛与不易;亲自到田间地头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农耕生活,留下一帧帧宁静、祥和的“红土地劳作图”和红艳艳的“朝阳图”。
据作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创作采风活动,旨在通过文学的方式,精准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真正做到以文化的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文/彭万香 何春平)
(来源:会理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613378752#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