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指对身体造成直接、重复性的伤害,但却没有自杀意图,包括切割、燃烧、击打等多种形式,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常见行为。据报道,NSSI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率为17.2%,在年轻人中为13.4%,在成年人中为5.5%。不同于一般的冒险行为,NSSI的目的是故意伤害身体,而不仅仅是冒险行为的副产物。该行为也与多种不良结果有关,如认知障碍、不良人际关系、暴力犯罪等。并且青少年早期的NSSI可能预测青春期晚期精神障碍的发生,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也密切相关。
2022年3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许冬武研究员团队在柳叶刀-发现科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联合发表了一项关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系统地总结了与青少年群体NSSI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为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文章对Medline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四大数据库截止到2021年11月12日的文章进行了全面检索,并用Newcastle–Ottawa 文献质量评估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最终共纳入25篇文章,共80个危险因素。
由于所有纳入的危险因素异质性较大 (I2 = 98·3%, p = 0·000),故进行亚组分析。亚组分析结果发现,精神障碍 (OR, 1.89; 95% CI, 1.60–2.24)、欺凌 (OR, 1.98; 95% CI, 1.33–2.95)、低健康素养 (OR, 2.20; 95%CI, 1.63–2.96)、问题行为 (OR, 2.36 ;95% CI, 2.00–2.77)、不良童年经历 (OR, 2.49; 95% CI, 1.85–3.34)、躯体症状 (OR, 2.85; 95% CI, 1.36–5.97)、女性性别 (OR, 2.89; 95% CI, 2.43–3.43)均为导致青少年产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异质性(I2)为20.3%至99.2%。其中,女性性别亚组的异质性很小,其余亚组异质性较大,继而通过Egger检验和剪补法评估发表偏倚,发现欺凌和精神障碍的结果并不稳定,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为进一步探究异质性可能的来源,作者还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人口类型、NSSI评估时间跨度和研究国家这三个变量可能对异质性有调节作用,但本身并不是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图1:不良童年经历亚组森林图(随机效应模型)
图2:女性性别亚组森林图(随机效应模型)
图3:精神障碍亚组森林图(随机效应模型)
与之前基于社区的研究一致,女性青少年比男性青少年更容易有NSSI行为,并且男性和女性还可能选择不同的自伤方式。有证据表明,女性青少年采取自伤行为主要是为了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在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时,男性更有可能启动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女性则更有可能专注于情感导向的应对策略。而在不同环境中,情绪失调与个人NSSI的高风险有关,在患有抑郁症的女性青少年中发现,与积极情绪有关的左侧额叶皮层的激活减少,而在健康群体中则相反。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反复接触不良事件,可能导致发展轨迹的偏差,增加情绪症状的发生,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和人格特征的形成。NSSI青少年在生物学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改变,如大脑结构变化、HPA轴失调和循环炎症细胞因子等,但未得到统一的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
这是第一个只针对青少年群体NSSI行为的荟萃分析。与成人相比,青少年NSSI的风险因素不同,成人更有可能受到以前的NSSI经历和与情绪障碍的影响。而青少年的NSSI更可能与睡眠问题、不良童年经历有关。基于研究中发现的所有因素,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应保持警惕,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探索NSSI行为可能的躯体、心理、环境因素和这些可能的风险因素背后的相关神经机制。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20级硕士生王瑜婧为论文第一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许冬武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https://doi.org/10.1016/j. eclinm.2022.101350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Hawton K, Saunders KE, O'Connor RC. 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Lancet.2012;379(9834):2373-2382.
2. Whitlock J, Muehlenkamp J, Purington A, et al.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a college population: general trends and sex differences.J Am Coll Health. 2011;59(8):691-698.
3. Graae F, Tenke C, Bruder G, et al. Abnormality of EEG alpha asymmetry in female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ers.Biol Psychiatry.1996;40(8):706-713.
4. Selous C, Kelly-Irving M, Maughan B, Eyre O, Rice F, Collishaw S.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dult mood problems: evidence from a five-decade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Psychol Med.2020;50(14):2444-2451.
5. Kuhlman KR, Geiss EG, Vargas I, Lopez-Duran NL.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subtypes and adolescent HPA-axis functioning.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5;54:103-114.
6. Gong J, Chan RCK. 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 as mediators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lat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Psychiatry Res.2018;259:493-500.
7. Bellis MA, Hughes K, Leckenby N, et al.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harming behaviours in young adults: surveys in eight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BullWorld Health Organ.2014;92(9):641-655.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