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场村,历史上盐碱地很多,人们多以淋硝盐为生,故名盐场。这个村子在清中叶诞生了一种融秧歌、民歌、运河号子、夯歌、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并广泛传播到运河两岸,被人们称为盐场大秧歌。
盐场村有一个小名叫小蚂蚱的人,相传在乾隆末年,他的祖父到运河东岸的一个大户人家当长工,他很实在,经常帮一个叫巩固林的年老长工干活儿,巩固林为了表示感谢,就把南方老家的秧歌调教给了他。小蚂蚱的祖父过年时回到家乡,把这种秧歌调教给了乡亲们。
盐场村离运河不远,村里许多人以拉纤为生,一部分学会了秧歌调的纤夫在表演中慢慢将运河号子、打堤夯歌、民间曲目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曲调优美、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民间艺术形式。后来盐场村一个叫沈振纲的人组织了专业秧歌班,排演剧目,逢年过节或庆典活动到故城、武城、临清、聊城等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演出,很受人们欢迎,盐场大秧歌就这样越叫越响。
盐场大秧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运河风情,伴奏乐器以鼓、钹、锣等打击乐为主,原没有弦乐,后来在县文化馆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加入弦乐伴奏。演出剧目多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人物对白采用方言,充溢着浓浓的民间搞笑情趣。常用的锣鼓经是“七锣”和“长流水”。唱腔板式有起腔、五字娃娃、大秧歌、转秧歌等。它的演出不受场地限制,可在街头、庭院、地头、舞台灵活演出。比较受欢迎的剧目有《墙头记》《王二小赶脚》《拾棉花》等。
盐场大秧歌曾几度兴衰。旧时,从一进腊月到正月十五,盐场村里的秧歌专业班就开始排练,俗称“唱小戏”。民国时,盐场村的沈敬仁、沈效明、郝文重、王金忠等人是方圆百里闻名的秧歌艺人。今天的盐场村,每当逢年过节、欢迎贵宾或其他喜庆活动时还保留着唱秧歌戏的习俗,全村一千多人中有二百多人能唱上几段。比较完整地继承了盐场大秧歌曲目的有沈士彬、沈明发、王宝岭、沈世兴等人。故城、武城两县的文化部门还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20世纪80年代被收录进《中国戏曲志河北分志》中。
来源:《衡水民俗风物》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