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欧美
吸烟的习惯最初是在美洲形成的,后来传到欧洲,明朝时期传入我国。在近代机制卷烟出现以前,人们主要是吸食旱烟、水烟、鼻烟等。旱烟的吸食方法,在古代主要是通过烟锅,俗称“烟袋”。
在近现代,一般是老头儿才用烟袋锅,年轻人估计感觉腰里别个烟枪有种老气横秋之感,像是老头标配,所以他们通常是用纸张卷烟丝来吸。
在古装剧中经常见到老头儿腰里别个烟袋锅子,或手里端着烟枪吞云吐雾,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经常见到老年人用烟袋,这二三十年就很少见了。现代工业的发展使香烟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有所降低,机制香烟不再是价格高昂的高档货,吸食起来又方便,不用去刷烟袋锅子,不用再费力用手去圈。
机制香烟虽然早在19世纪后期就出现了,但是传入我国已经是19世纪末了。机制卷烟在传入我国后的很长时间里,主要是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流行。那时候生产效率低,成本也相对较高,机制盒装香烟对普通民众来讲,还是很高端的东西。
(二)“老刀”由来
说到最早进入外国的香烟,不能不提“老刀”牌。老刀牌香烟最初是英国惠尔斯公司生产的。1891年起他们开始委托上海公发英行代销。1902年,英国帝国烟草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惠尔斯公司等六大烟草公司联合成立英美烟草公司,并在上海设厂,制造卷烟。他们靠老刀牌香烟,逐步打入中国市场,并牢牢地掌握着市场主导地位。
后来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又生产出“哈德门”和“大前门”两个品牌的香烟。我们看民国时期的影视剧,就经常见到街上有卖烟的商贩吆喝着:“买香烟了,老刀牌,哈德门,红锡包……”除了这些,还有三炮台以及面向女性市场的仙女牌等。
老刀牌最初进入中国时,并不叫“老刀”,而是英文“Pirate”。烟盒正面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水手站在船的甲板上,左手持一把长刀,右手叉腰;背面则是一伙人在船上开炮射击的场面。这不就是一副海盗图吗?没错,英文“Pirate”的意思正是海盗。
几百年来,西方列强正是靠着这种“海盗精神”肆意侵略扩张,他们把海盗当作英雄来崇拜。但是在我们的观念里,这是一种可耻的强盗行为,包装上那蛮横的海盗形象也令人非常反感,广大民众潜意识里对这一品牌是非常抵触的。
加之那个时代识字的人本来不多,更别说认识英文了,他们不知道烟盒上的外国字是什么意思,但对那个海盗所持的长刀却印象深刻,于是干脆就叫它“老刀”牌。英美烟草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索性就把这一香烟的牌子改成“老刀”牌,以迎合国人的口味。这便是“老刀”这一名称的由来。之后把画面里海盗的形象也改得“温和”了些。
1934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的工厂关闭,11月以华商之名在上海设立颐中烟草公司,先后在青鸟、福州等地开设了11个分厂。
(三)“老刀”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颐中烟草公司在1952年被收归国有。国营上海烟草公司为了改变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老刀”牌香烟形象,将之改名为“劳动”牌,在包装上也与之前有了较大区别,完全摒弃了过去邪恶的“海盗”形象。
“劳动”牌香烟在经营了近半个世纪后,于上世纪末停产。
1992年,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公司,前身为英美颐中烟草公司青岛分厂)恢复“哈德门”品牌香烟的生产。1995年,又恢复“老刀”牌香烟的生产,老刀牌的包装与解放前的烟标图案基本相同。有人认为这有崇洋媚外之嫌,人民群众对这种不分是非的行为十分反感,新闻媒体也多有批评。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老刀”牌香烟于1997年彻底停产。
目前,在很多售卖香烟的地方,我们还能见到“哈德门”“大前门”这两个牌子的烟,其它的品牌,大多随着历史的洪流,消失不见了。哈德门和大前门曾经试过,价钱不高,好像不怎么好抽。哈德门前几年是3块钱,价钱相对来说是相当亲民了,就是这味道~ 一言难尽啊……也许留给我们的,就只有情怀了。你说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