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倒逼与激励之下,苏州不少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
探索碳减排与碳盈利双赢之路
□苏报记者 惠玉兰 孙佳桦
3月1日,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向张家港骏马涤纶制品有限公司送达了“苏环行罚字(2022)第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该公司相关行为已构成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违法行为,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对该公司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两万元罚款。该公司随后接受处罚,并按期缴纳了罚款。
自1月1日立案调查起,至本月初基本走完行政处罚程序,这起全国首例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发生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起步阶段,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公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我市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共有48家火力发电企业,占全省的四分之一,绝大多数都按时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履约,60%以上企业实现了碳排放配额的盈余,苏州某火电厂在首个履约周期内盈余碳排放配额近300万吨,市场价值过亿元。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抓手。在碳交易市场这一制度的倒逼与激励之下,长三角各地开展了不少探索,尤其在苏州,不少企业深受“碳”启发,拓宽了发展空间,找到了碳减排与碳盈利的双赢路径。
碳“红线”
倒逼碳减排
碳排放权交易,是碳减排的政策性措施,由主管部门向纳入的企业发放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超过配额时,需要向有配额富余的企业购买,而配额富余的企业则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卖出。无论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还是碳排放配额未按期足额履约,都将影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秩序。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1日的例行检查中,张家港骏马涤纶制品有限公司被发现应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对配额履约范围的1625057吨碳排放配额进行清缴,实际缴纳1327216吨配额,尚有297841吨配额未清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企业设备老旧,被纳入2021年度关停计划,故没有开展节煤降碳改造,导致碳排放配额缺口较大,接下来将认真配合做好后续处理。
“针对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加强执法检查,能够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政策公信力。”苏州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欣表示,对未按期足额清缴的重点排放单位依法查处,可以充分保障市场的公平与配额的价值。
“由于电力行业碳排放历史数据较为完整,排放量大,全国首批超2200家电力企业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今后钢铁、石化、化工、建材(包含水泥)、有色、造纸、航空这七个行业,也将陆续被纳入交易体系。”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陈威告诉记者,目前苏州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亿吨,占江苏省28%左右、占全国2%左右。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工业碳排放量占苏州总排放量超过90%。
此次苏州查处的全国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王欣说,执法的目的是“倒逼与激励相结合”,引导企业算大账、算长远账,而不是算小账、算短期账。在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发现,有些企业对碳排放交易的认识还不够,重视程度不高,但也有些企业能够提早布局,赢得先机。
碳“红利”
催生“卖碳翁”
从去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到去年12月31日,仅仅半年时间,我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数据显示,去年12月31日,我国碳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的收盘价为每吨54.22元。在更为成熟的欧洲市场,“碳价”已经达到每吨70欧元以上。国内碳交易市场潜力之大可窥一斑。
“碳交易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定要打有准备的仗。”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分厂厂长胡全中说。
早在2018年,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分厂就成立了碳排放领导小组,厂长胡全中任组长。此后的两年,该厂陆续派出团队赴湖北等地参加碳排放管理培训。近年来,该厂启动了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供热效率,减少凝汽热量损失,相关机组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去年底,盛虹热电厂完成首轮碳配额履约,碳排放配额结余9万吨。
在胡全中看来,低碳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国家“双碳”目标正在促进火电行业转型升级。在首轮履约获得盈余后,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分厂将继续采取措施,提高员工操作水平,持续保持企业各项减碳设备设施健康运行,确保各项数据合规合法,同时着力探索减碳新项目,比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企业目前正在积极调研中。
作为一家以煤电运一体化、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集团,协鑫集团很早就有了当“卖碳翁”的意识。
协鑫早在2015年便成立江苏协鑫碳资产服务有限公司来统筹管理下属企业碳资产业务。该公司高级经理唐斌告诉记者,协鑫集团旗下有20余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控排电厂,其中4家在苏州。截至去年12月22日,协鑫集团下属所有纳入履约名单的电厂全部完成碳配额足额清缴履约,提前实现了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100%履约。唐斌向记者透露:“受益于集团化统筹管理以及企业设备改造、运行优化,集团系统性节能降碳取得了显著成效,碳盈余收益可观。”
火电行业的碳交易风生水起,其他行业也没闲着。
作为特种钢铁生产企业,常熟龙腾特钢虽然还没有被纳入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但这只是时间问题。今年1月,其与华能江苏合作的首期19.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9226.79万元,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为1906.582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0.598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7.198吨、氮氧化物28.59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9万吨,实现了太阳能、建筑空间的综合利用。龙腾特钢如此未雨绸缪,实则是在为进入碳交易市场赢得主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增添底气。
碳金融
盘活碳资产
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最大化利用企业手中的碳资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唐斌告诉记者,江苏协鑫碳资产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协助集团下属企业开展“碳金融”业务,充分发挥碳资产金融估值作用,通过搭建结构化组合产品,增加碳资产收益,利用金融工具使“碳资产”保值增值。
而“嗅觉灵敏”的金融机构早就捕捉到了碳交易的巨大价值。去年9月10日,张家港农商银行使用央行再贷款资金,为当地一家印染企业办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碳权贷”。记者从张家港农商银行获悉,这家印染企业拥有自备电厂,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得知企业有碳排放权配额未完全使用后,张家港农商行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联系,主动上门为企业量身设计了以9.59万吨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的“碳权贷”,金额300万元,期限一年。据悉,该笔贷款按照该行绿色贷款绿色审批流程,从上报到放款只用了3天时间,这也是苏州市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后,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的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有效打通了碳配额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盘活了企业的碳配额资产。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苏州监管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随后上线运行“绿色低碳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挂牌“金融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中心”,启动“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项目孵化,为苏州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支持。
碳衍生
形成新产业
据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调研,碳交易市场的兴起对相关行业的技术和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目前苏州部分重点排放单位未配备碳排放管理人员,仍由能源或污染防治方面的负责人兼管,对碳交易市场法律法规、碳排放核算方法、监测技术等不够熟悉,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水平、准确性不够高,致使企业碳排放管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不过,现状与新要求之间的差距也衍生出不少机会。
行星数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大气环境数据提供商,通过卫星遥感与传感器、AI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快速获取真实有效的碳数据。“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是目前碳核算企业亟须解决的‘卡脖子’问题。”行星数据联合创始人兼CEO白纯钰说,卫星遥感与传感器、AI相结合的方式在欧洲是碳排放核算领域的最佳应用,今后两年这个行业在我国会迎来暴发式增长,尤其是在碳核查、碳核算方面。
去年4月,行星数据获得数百万元Pre-A轮投资。更早之前,行星数据于2020年10月完成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比较大的碳排放源客户,比如像蒙牛、华能这类公司,它们需要了解自己真实的碳排放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减排和碳交易作出预判和管理,这类公司会是我们的主要客户。”白纯钰说。
业内人士认为,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制定好规则和边界,另一方面要依靠一批企业和人才去勇当“‘碳’路者”,碳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近两年,围绕碳交易市场衍生出来的新行业、新职业如雨后初笋,就在去年,“碳排放管理员”被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18个新职业之一。陈威认为,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碳交易将加速苏州形成以低碳减排、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低碳产业集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