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县志
据悉,自明正德至民国期间,高密先后修志七次。这些县志是高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高密历史文化的根。遗憾的是明代的三部县志早已失传,仅有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四部县志流传至今。
市图书馆今年收藏了四部《高密县志》(影印本)和四部《高密县志》(点校本),均由中共高密市委党史研究中心(高密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整理。《高密县志》(影印本)书中内容全部从老县志上影印而来,其版面、题名、版框、界行、天头、地脚、插图等严格按照古籍文献装帧形式,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高密县志》(点校本)采用繁体字排版,在保持原志风貌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遵循古籍整理的方法和标准,规范字形,施加标点,校勘文字,体现了古籍整理的高度专业化。全体编校人员历时两年半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数易其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此(点校本)既是一次对历史文献重新整理研究的过程,也是一项对高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程,对深入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提升高密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详细记载了高密自清代至民国的历史变迁,涵盖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方面,极具存史、资政、育人价值。
此次《高密县志》(影印本)和《高密县志》(点校本)入藏市图书馆,可供市民无偿查阅,对于传承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东亚文化之都”是落实“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重要举措,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的重要成果。通过“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向世界展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面貌,对推动国内城市文化建设、亚洲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日韩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正在努力!(范素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