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塔前生已有三百年历史。
清朝康熙年间,在“文东山”上始建文笔塔。当时称“文峰塔”,或“东文塔”。建筑时为节约资金人力,即就地取材。塔基及塔身外部,用周围山上的石灰岩石打磨成块,垒砌而成,故通体呈灰白颜色,百姓俗称“老白塔”。
三百年来,文笔塔命运多舛,建筑几经损毁。从康熙至嘉庆百余年间,文笔塔已损毁倒塌。嘉庆二十三年,文山知府采纳当地文人士绅请求建议,广筹资金,将文山魁星阁文峰塔移到此塔旧址,重建高十九余米的文笔塔,共七层楼。与山下盘龙河畔的大兴寺、文庙学宫遥相对应。
嘉庆二十四年,时任文山知府佐官的周炳老先生,登山游览赏景时,见新建的文笔塔巍峨壮观,而欣喜若狂。不禁诗性大发,特将切身灵感撰成楹联一幅,事后请人将其镌刻在文笔塔大门石柱上。联曰:
双桂争奇,铁画银钩探月窟;
一江横影,层峦叠嶂蹑天根。
上联诗意:遥望大兴寺庭院中争奇斗艳的两株桂树,那刚劲而遒媚的姿态,真可与月宫里的桂树相媲美。
下联诗意:傍晚,登上文笔塔观赏文山景致,但见盘龙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倩影横在眼前。我的目光转向层峦叠嶂的山势又深情追寻碧空中座座星宿。
整副联虽不长,但笔饱墨浓,淋漓酣畅,形神毕现,意境壮阔。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堪称文山古今最经典的楹联之一。
嘉庆年间所建文笔塔,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又在兵荒马乱中毁于战火。再过二十多年,即为惨烈的抗日战争。为了防御日寇飞机轰炸文山城,国民革命军利用文笔塔废墟,布置防空部队,用高射机枪对入侵敌机猛烈扫射。为保护全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卓绝贡献。凭添些光荣痕迹,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百年来,文山人为何又赋予文笔塔“雁塔”雅号?因为此词蕴含深厚的寓意。它取至古代著名的“雁塔题名”典故。据古籍记载,从唐朝到五代时期,到京城考中进士及第的士子,即可享受在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上题名的荣耀,以此昭示天下。
故“雁塔”自古就成了文人金榜题名、前程远大的代名词。常常被文人镶嵌在自撰诗文中。所以,将文笔塔荣称“雁塔”,这是文山人美好的愿望,大家企盼梓乡多有“雁塔题名”的人才出现。因此,梓乡子弟一当抬头望见文笔塔,必然激发一股勤奋读书学习的正能量。
颇有雅兴的文人士绅,还在“雁塔”后缀“秋风”一词,成为吟来铿锵动听,满口溢香的“雁塔秋风”,使其更添一层涵意,而成为文山八景之一。因为每逢金秋时节,文山游人都要登上文笔塔观赏风景。这时伴随阵阵凉爽秋风,群群大雁掠过文笔塔顶,鸣叫着向南天飞去。引来观景之人无尽遐想。此时此景,这艳而不俗的雅号,更显得贴切而富含诗意了。
1997年,文山州、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组织精英团队重修文笔塔。新塔高踞东山之巅,塔高49米,共七层。塔基六方围栏用汉白玉石筑砌妆点,更显威仪凛然;塔身雕梁画栋,勾心拱斗,蔚为壮观;一群接一群的紫燕,围着塔顶上下翻飞,呢喃欢歌;翘起的檐角飞翼,挂满串串铜铃,一阵阵清风吹来,铜铃婆娑起舞,叮当作响,煞是悦耳悠扬。
以文笔塔为主体的东山公园,有999级石阶。石阶两旁树木成荫,使得上下山间空气清新、芬芳馥郁。大平台上,大型浮雕《奔向未来》赫然映入眼帘;两只石雕雄狮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好像在欢迎游人。宽敞的平台可供游人休闲游览、锻练身体,欣赏周围山景及满城风光。
— END —
政府授权店铺 文山三七专卖
(扫码进入)
资料来源《记忆文山》
编辑:吴小梅
审核:陈家媛
责任编辑:郭强
主编:刘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