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真有故事,数学也有真故事,课堂上讲故事就要讲出数学“真”故事。
可能我们平时讲的故事很多都是虚拟情境中的事情,在听惯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段子后,大家可能感觉自己讲的这些故事是假的,何谈真故事。那么,课堂上是如何讲出数学“真”故事的呢?
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就是故事,就连我们成人看起童话故事来不也是津津有味吗?讲出数学真故事,是要把数学的故事真讲成故事,而不是简单为数学贴上一个故事的标签。即便是数学中的这些虚拟情境,如果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语言讲出来,也会化“虚”为“真”,把数学演绎成一个个经典的童话,让学生认同,产生共鸣,最终实现与数学共振。
例如,我们低年级课本上经常有一些练习,会配上鸽子送信、蜜蜂采蜜、青蛙回家等故事情节,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就像下面的这个情境,就可以讲成“真”故事——
“两只小青蛙要回家,路上要经过一个池塘,只有算对荷叶上的每道算式,才能从荷叶上跳过去回家。如果算错了,小青蛙就回不了家,看不到妈妈了,请同学们帮帮小青蛙,把它们送回家吧。”
在我们看来就是做几道题,但真讲成故事后学生就很在乎,他们会把故事当成事,把算对每道题帮助小青蛙回家当成自己的责任。这样讲出的“真”故事,让学生在善良中看见了数学可以和童话故事一样美好。
把故事讲得像故事,是讲出了数学故事的“真”。当然把故事讲得像真事,也是讲出了数学故事的“真”。
在数学学习中,我有时会让学生说一说某个算式能解决哪些问题,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其实这也是在给算式讲故事。比如“60-27-23,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讲成了这样:“我买了60个包子,先吃了27个,又吃了23个,还剩多少个?”
类似这样的故事从数量关系的角度看没有问题,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原型,只是没有考虑到自己肚子的实际情况,为讲而讲,把讲故事变成讲算式,讲成了正确的笑话,所以讲故事要讲“真”事。
“一本故事书有60页,我第一天看了27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我有一根60厘米的彩带,第一次用去27厘米,第二次用去23厘米,还剩下多少厘米?”
这样让学生讲“真”事,能引导他们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真正的生活,而有了这种自觉意识,即便是遇到“6×2/3”这样很不好讲的故事,也能讲出真精彩:
“妈妈买了6个苹果,吃了2/3,吃了多少个?”
“爸爸步行的速度约是每小时6千米,走了2/3小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由于分数的无量纲性,生活中很少见到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而关注真应用,对“8×7/10”学生也会有神来之笔,“每支自动笔8元,现在打7折出售,现在卖多少元?”
讲出数学“真”故事还在于讲出真情真意。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故事有真感情、走心,才会让学生对数学动心生情,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比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爸爸的生日到了,小明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爸爸买了一个蛋糕,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分蛋糕的时候,小明让爸爸吃这个蛋糕的1/2,自己吃这个蛋糕的1/4。假如这就是那个圆形蛋糕(圆形纸片),你能帮分一分吗?”
“结合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爸爸和小明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爸爸比小明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
“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平时都是父母给孩子过生日,这个故事通过孩子为爸爸过生日,体现了对父母的关爱,讲出了人间的大爱真情。一个温馨的情境,一次温暖的举动,自然会开启一场真正有温度的数学学习。而这样讲出的数学“真”故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30日第7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