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履森
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作为桃溪一景,不见于方志记载,而得之于口碑材料。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全国范围内按东西横向、南北纵向兴修驰道,又称“官道”。又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宽)五十步,三丈而树”。其中有一条自咸阳直达吴楚之地的官道过境桃溪,桃溪人口碑相传,称其为“西京古道”。清末,驰道已废,被村民开垦成农田。民国初年,邑人于境内二道河圩埂处发掘出一块石碑,碑文虽漶漫不清,但仍依稀可辨,碑的一面刻有“西京古道”四个字,另一面刻下一首五言绝句,诗云:“兴废千古事,驰道亦渺茫。不见秦时使,荒台柳绦长。”
阳壶古道(摄影 | 杨拴朝)
桃溪春浪
桃溪春浪是桃溪镇的一处自然景观。《江南名胜志》记载:古代丰乐河(旧称弋阳河)两岸有夹岸桃花,每值阳春三月,桃花怒发,云蒸霞蔚,风吹桃花,飞红如雨,片片落英,随波逐流,一河春水,桃花涌动,涌动成一派诗情画意。
桃溪春浪(来源 | 资料图片)
元朝末年,有一个名叫余阙的人,此人乃一饱学之士,曾帮助脱脱编修过《宋史》、《辽史》、《金史》,任庐州监察御史兼淮南行省左丞,后出守安庆,任都元帅。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春,由安庆出发北上庐州,沿途察看各地防务,来到桃溪,受到舒城知县朱守仁的热情接待,将其安排到望湖阁(坐落在弋阳河畔)下榻。次日晨,余阙早起,立于窗前,弋阳河上落花流水,两岸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余阙像(来源 | 资料图片)
王国藩在其所著《舒城耆旧录》里曾作如下描述:“堤东有高埠,西临阔野,东望长河,以候早潮,潮之至也,初如银缕,缓缓自天际来,继则唯闻荡激之声,似琴似瑟。及旭日甫升地平,河上突兴云雾,有声如万马奔腾,千鼎共沸,不知何从出也。瞬间,烟霭渐开,寒涛引曙光至矣,千颜万彩,若晚霞变幻,春花吐艳。至阁下回旋而至,静渌渊渟,无波澜矣。及其退也,略无声息,但见落英片片,默默东流耳。参知政事余阙有事于舒,宿阁上。观之叹曰,此乃天下奇景也。遂援笔大书:‘桃溪春浪,天下奇观’八个大字。”
《舒城耆旧录》书影(来源 | 资料图片)
后朱守仁命人将此八个大字勒于石上,竖立在落帆亭前。从此“桃溪春浪”名著江淮。且余阙乃一代书家,其墨法宗师赵孟頫,厚重凝练,端庄飘逸,余阙题字为桃溪又添一景。
余阙《致太朴内翰尺牍》(来源 | 资料图片)
明人芒文缜、孙昌裔,清人郭尚悦都有诗歌咏“桃溪春浪”。芒文缜《桃溪春浪》诗云:“花开仿佛王陵源,二月溪流涨碧痕。晴日缤纷飞红雨,暖日浩荡锦浪翻。云中鸡犬迷仙洞,水底鱼龙变禹门。老眼由来空四海,也疑飞瀑走昆仑。”孙昌裔《桃溪春浪》诗云:“万树桃花水一村,东风骀荡涌脂痕。从教垂实三千岁,子骥仙源路尚存。”
桃溪春浪(摄影 | 张凌云)
- 作者:叶履森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监制:出外龙舒人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