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一直是人们羡慕的高薪职业。
国内飞行员收入按照知乎上一名作者描述主要分三档,
第一档是国内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航构成中国飞行员的主体,飞行员占到总数的70%,这三大航中南航收入稍多,国航东航长期垫底,以2015年的平均水平来说机长月收入在五万到八万不等(是否教员,是否洲际,是否带飞模拟机或本场,是否有高原航线等造成收入不一)副驾驶月收入一万五到两万五不等。
第二档是各个地方公司,比如川航、厦航、海航…… 这些公司体量小些,但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人数占总比20%左右,他们机长月入在七万到十万,副驾驶在两万到四万。
第三档包括各个新成立的民营小公司,包括祥鹏、吉祥、华夏、长龙、春秋、顺丰货运、圆通货运……这些公司虽然多,但是历史都不长,人也少,可能整个公司飞行员加起来还没有国航东航一个飞行中队人多,占全国飞行员总量大约10%。这些人是当代飞行员中的幸运儿,干同样的活拿更多的钱,机长年收入在130到150万之间,副驾驶40万到60万。
不过,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航空公司,机长的薪酬几乎都绕不过飞行小时,这才是核心所在。各航空公司也对机长的飞行小时薪酬各不相同,大约在300-800元之间。有的航空公司规定每年在满足一定飞行小时后,机长的飞行小时薪酬可有5%-15%不等的年递增幅度。不过在很多航空公司,机长的工资没有太大浮动的余地,基本上就是“包月”。按规定,一名机长每天的飞行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一个月的飞行时间不能超过100小时,3个月的总计飞行时间不能超过270小时。
而如今受疫情影响,各公司把能‘砍’的都‘砍’了,各种绩效、补贴、年终奖。
就拿今年清明节来说,各个热门地方机票创下三年新低,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目前几乎是都没有招聘的,大部分公司都在削减员工的福利,甚至有的员工被降薪,员工的收入平均降低20%以上,从2019年底到现在,很多公司只有约50%-60%的飞机在正常运行,客运量也达不到预期,大部分航线的上座率不到50%。
在疫情对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之前,飞行员们每个月往往能飞90个小时。
各公司不一样,以前比如机长飞80个小时,一个月应该能拿8万。现在飞这么少,也就1万来块。
飞行时间大打折扣,除了因为客运量下降,也有个人隔离带来的工作机会减少和精神压力增大。
作为飞行员,国际航班隔离方式是“14+7”--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
防疫已经成为国际飞行任务的工作重点。一旦落地境外,需要在不打开舱门的情况下就穿上防护服、纸尿裤、护目镜、橡胶手套,即使在驾驶舱内,也要严格闭环,接下来就是21天的隔离。
“飞国际的话,一年可能半年都在隔离。跟家人见面也挺少的。”飞行员宋豪成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疫情影响业绩下滑严重,但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并没有裁员的举措,反而员工人数与疫情前相比有所增加。
以三大航为例,2018年至2020年,中国国航在职员工数量从8.8万人增加至8.9万人;中国东航在职员工数量由7.7万人增至8.12万人;期间南方航空在职员工数量变化不大,均约为10万人。
但是员工薪酬支出不增反降。同期中国国航的员工薪酬从187亿元降至170亿元;中国东航的员工薪酬从176亿元降至170亿元;南方航空的员工薪酬则从191亿元下降至186亿元。此外,与2019年相比,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餐食及供应品费用也下降了50%以上。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中国民航业的另外一个现实:过去20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
部分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知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