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磅礴》
□ 宋雨霜
四川省重点出版图书、脱贫攻坚“万千百十”工程扶持作品长篇小说《乌蒙磅礴》,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作序、108岁著名作家马识途题写书名,作家税清静历时3年,以30万字篇幅,从中国西南贫困山区一个叫“朴市村”的村庄脱贫变迁着笔,讲述了乌蒙山腹地近90年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乌蒙山区脱贫攻坚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小说故事鲜活有趣,细节真实感人,人物有血有肉,语言生动朴实。书中不仅有第一书记陈小李及其团队为实现“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而展现出的青春风采,还有一辈子初心不改只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老红军陈国栋的倔强形象,以及为了脱贫攻坚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陈茜茜,更有诸多新时期新农民的思想变化以及新农村文化和现状的思考。
虚构是小说的特质之一,一部好的小说,必须富于想象力。我在阅读《乌蒙磅礴》时,无数次被小说里的情节打动得掉下眼泪。有时我甚至怀疑,这不是虚构,而是写实,甚至于就是在写我的生活,我的经历。
我曾是一个留守儿童,老家在重庆市黔江区一个偏远小山沟里,后来考上大学、读研,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书中第一书记陈小李在一次走访过程中,碰到一个小女孩头枕着石头在路边上睡着了。陈小李叫醒她后去她家里,看到她家外墙开裂,里面破烂不堪,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只有她和一个瞎老太婆……读到此,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父母外出打工,我和姐姐穿得脏兮兮的,甚至头上还长了虱子。开学买不起新书包,只好把旧书包豁开的口子缝了又缝。
我曾摸黑走夜路,踩着泥泞的路去镇上等打工回来的爸爸妈妈,甚至曾在路边睡过觉。幼小的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留在我身边,一定要去外面打工挣钱?读完小说,我在想,那时怎么没遇上一个叫陈小李的第一书记呢?
这些年,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跟小说中描写的一样,农村的交通改变了,居住条件好了,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许多人留在家乡也能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了。
伯吉斯曾经说过,小说本就是为了描写“现实生活中理应发生的事情”而诞生的。因此,想象力并不只是指虚构的能力,还包括叙述进程中对情节和场景细微的想象,以及对叙述对象的局部进行畸形放大。有时小说犹如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会提供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注意的细节和思索。《乌蒙磅礴》关于乡村生活的描写,激发了我的乡村记忆,引发了对过往生活的思考,也有对乡村发展变迁的期待。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小说要贴着人物来写。”《乌蒙磅礴》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鲜活的、立体的,他们说的话他们做的事,能让读者感觉到有温度。《乌蒙磅礴》一书中所涉及的几十个人物,都符合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每个人物的性格都符合其内在的逻辑。此外,好小说也必须要有好语言。汪曾褀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税清静在《乌蒙磅礴》中保持了他一贯风趣幽默、简洁明快的语言特色,这本书读来琅琅上口,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掩面长叹,时而百感交集……
《乌蒙磅礴》放眼当下回首历史,巧妙实现了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实、逃离农村与回归土地的无缝对接。全书如书名一般既磅礴大气又温暖人心,通篇洋溢着时代精神、散发着生活的芬芳,充分展现了乌蒙山区人民勇于战胜贫困的精气神,全画幅立体展现了中国农村近百年的沧桑巨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