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宋亮 综合报道
4月初,在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西湾村的山谷里,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西湾村工作队指导建设的仿野生林下栽培羊肚菌示范基地中的羊肚菌迎来了出菇成熟期,每天都有村民在林下忙着收割新鲜的羊肚菌,这些鲜美的羊肚菌不仅能在市场上卖出不菲的价格,还为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这个小蘑菇在大山深处撑起‘致富伞’,咱祖祖辈辈守护的九嶷山成为了村民们的‘金银山’!”村民张国良喜不自胜。
村民张国良采摘新鲜羊肚菌。
两山转化,生动实践
西湾村地处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由于山多田少,村产业发展单一,村集体经济较薄弱。
省生态环境厅工作队驻村后,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走访调研,摸清家底,围绕产业发展做文章。在调研过程中工作队了解到,西湾村山上每年都会生长野生羊肚菌,由于羊肚菌对生长环境的气候、水份、温度、湿度等要求很高,为此,工作队特邀请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专家多次来村实地踏勘。经过科学分析,专家认为西湾村具备发展仿野生林下栽培羊肚菌的天然条件。
羊肚菌林下栽培,是一种仿野生生态的新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腐殖质含量丰富、林下空气湿润等天然资源,生产的肥料也可以反哺促进林木生长,优势互补,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新兴产业模式,更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实践路径。
在工作队和省微生物研究院的指导下,西湾村建起了全省第一个林下栽培羊肚菌实验基地。
利用村属林地建设示范基地前后对比图。
科学支撑,精细管理
羊肚菌“三分靠种,七分靠管”,科学的出菇管理,是羊肚菌获得优质、高产的保证。
工作队聘请省微生物研究院专家葛小鹏作为科技特派员,实地指导村民参与整地、开箱、开沟、播种、营养袋放置、补水、收菇等栽种全过程,把林下变成“课堂”,真正将技术“手把手”传递给村民。
省微生物研究院专家葛小鹏(上图左一)指导村民播种开沟。
今年2月底正值催菇出菇关键期,宁远县出现十余年未遇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山上羊肚菌基地防晒网被大雪压垮。工作队在道路结冰情况下,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徒步上山,开展除雪除冰、生产自救,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工作队带头上山抢险救灾。(资料图)
“反弹琵琶”,定向供货保产销平衡
林下仿野生栽培出来的新鲜羊肚菌肉质扎实柔韧、风味浓郁,肉香、熏香、坚果香融为一体,带着十足的“野味”。烘干重新泡发的羊肚菌颜色越深香气越足,就连泡菌的水都是厨师眼中的精华。
通过精细化管理,西湾村林下基地顺利实现了亩产百斤羊肚菌的目标任务,每亩产值可破万元。
野生环境种植羊肚菌生长全过程。
好产品更要有好销路,在该项目启动初期,工作队便已按照“反弹琵琶”的思路,积极主动对接长沙市餐饮协会各会员单位,与玉楼东、一屋饭香等本土知名连锁餐饮店签订了意向收购协议,并协商约定把西湾村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
省生态环境厅驻西湾村工作队负责人介绍,目前,西湾村成立了食用菌村民合作社,下一步,将由合作社牵头根据产品需求量,逐步扩大林下羊肚菌栽培面积,确保产销平衡。同时,工作队正在积极对接引入龙头企业在村口新建深加工生产车间,力争走出一条“山上种养,山下加工,线上线下供销”的发展路子。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宋亮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4/09/11104228.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