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坛,已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长白先生无疑是一位卓尔不凡的代表人物。 准确地说,他是工笔花鸟大家和美术教育家。 因为他的一生中不但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虽然先生在世的时候精于创作,勤于教学,乐观处事,低调做人,但他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工笔花鸟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长白先生的清丽文雅的绘画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产生出越来越大的影响。
认识长白先生及其家人已有近 40年的历史,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刚从北京来到南京的外公家,住在南艺的教工宿舍——丁家桥的劝业村,和长白先生是邻居。 那些青砖的二层小楼是上世纪初在南京开南洋劝业会所修建的。 当时在劝业村居住的还有许多南艺的著名教授,如陈之佛先生、蒋仁先生、孙文林先生和曾以鲁先生等。
李长白先生一家共五口人,先生和夫人有三个子女,他们是长子小白、次子采白和女公子莉白。给我的印象是李家的男性多热情开朗,喜欢运动,而女眷们则比较内敛,显得温文尔雅。
左起:李莉白、汪彩鸾、李长白、李小白
李长白先生是浙江兰溪人。在兰溪,李姓是个大族,如今在浙江金华兰溪下里村李氏宗祠里,我们还可以找到飞将军李广和戏剧家李渔的名字。先生天资聪颖,早年就读于西子湖畔的国立艺专,跟随潘天寿、林风眠、李苦禅、吴大羽等大家学艺,同窗好友中最著名的有王朝闻、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诸先生。据说,吴冠中先生与夫人朱碧琴女士的婚姻还是由长白先生与夫人汪彩鸾做的红娘。
长白先生秉性高洁,豁达大度,文人气十足,一生不图名利,教学之余如闲云野鹤一般,游艺于琴棋书画之间。尤其在工笔花鸟画方面,更是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精研和继承古人优良传统技艺的同时,变宋化元,借古开今,与传统花鸟画相比,先生在线条与块面、光影与色彩、写实与装饰等表现技法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经过数十年的不断艺术实践和经验总结,终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由写生到创作、有理论有实践的工笔花鸟画体系,形成了格调清新、文雅秀丽的 “李家样”。 在丰碑林立的中国画坛,要形成“专家认可、百姓欢迎”的艺术风格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方方面面的修养、机缘和努力,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先生所总结出来的白描写生方法,不但在国内的艺术院校中广为流行,还传播到了海峡彼岸。记得前几年我应邀访问台湾东海大学时,他们艺术系学生上国画课用的就是长白先生所著的教材,并按照先生总结的方法做线条的练习。
不少人甚至是圈内人提起李长白先生都只知道他是工笔花鸟画家,开始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长白先生笔下所表现的物象是宽泛的,除了花鸟画之外,山水、人物方面也都有所涉及,并且有很深的造诣。1996年我在香港理工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一次陪朋友去中环游览,不经意间走进了一家颇有规模的画廊。该画廊当时正在举办《李长白黄山风景作品展》,起初我以为是同名的画家,因为我并未听说过长白先生画山水,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个画展的作者就是我所熟悉的李长白。清雅的画风、细腻的笔触将画家眼中的黄山和心中的黄山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画面上先生那独到的题款书法,都是那样的让我感到亲切。画廊里不少观众都为长白先生笔下描绘的景色所倾倒,为先生的艺术成就所折服,纷纷在作品的镜框上贴出了准备购买的红纸条。
左起:李莉白、李小白、李采白
长白先生处事乐观,做事认真,不仅表现在教学与创作上,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据长白先生的好友、著名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回忆,文革期间,他们曾经一起被关在牛棚里干木匠活,其主要任务是制作战备所用的木箱。结果他俩做的木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还相当的结实,从三楼扔下去都不会变形。为此在那个年代里还得到过令人羡慕不已每天三角钱的加班津贴。
长白先生生活中另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就是下棋。用他的话说下棋不但可以锻炼思维,还可以交流艺术。常与他对弈的有著名美术史家刘汝醴先生,他们往往一面动手、一面动嘴,手谈的是棋艺,口论的是画理。
长白先生一生寄情于画,极少人际应酬,但凭着他的艺品和人品,还是与不少名人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国著名的楚辞大家文怀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俩的友谊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直到长白先生弥留之际,文先生还专程赶到苏州医院探望,两人见面,如孩子一般相拥而泣,文先生还不停的用嘴亲吻长白先生的额头,令在场的医务人员无不潸然泪下。
夫人汪彩鸾女士是先生在重庆国立女师任教时的学生,系出名门,为我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先驱者李鸿章的哥哥、两江两广总督李瀚章的后人。亦画得一手好丹青,尤其擅长渲染,在长白先生的许多作品上都留下过她的笔迹。但李夫人从来不事张扬,而是默默无闻地相夫教子,协助着丈夫的事业。可以说在李家,汪彩鸾是一位无名英雄。
李小白是长白先生的长子,风度翩翩,极有艺术天赋。年少时,小白足球、舞蹈样样在行,但在家学的引导下,他还是选择了绘画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他接受过正规的学院派美术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又赴美多年,受到过西方现代绘画和理念的熏陶,加之从小潇洒开朗,喜欢音乐、舞蹈和运动。因此在小白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明显的李家风格外,还给人一种阳光的气息和韵律感。他的不少画作取象单纯,主题突出,格调清新,寓兴抒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征。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背靠传统,面向现代”。小白现在美国、中国两边跑,担任着大纽约地区艺术家协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李长白中国画研究名誉所长、南京云上文化艺术沙龙艺术总监等众多职务。整日里穿梭在演艺与美术两界,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星光灿烂,许多著名的演艺明星如朱时茂、王伯昭、成方圆、陶泽如、郑绪岚等都是他的好友与学生。国内、国外,小白社交、创作,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不停的忙碌中,他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
李采白走上绘画的道路,除了家庭的影响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40多年前,采白初中毕业后来到江苏苏北洪泽农村插队,繁重的农活让大城市来的教授公子有点吃不消了,当他看见已在当地工艺美术厂画彩蛋的哥哥不但比他在地里干农活儿轻松,每天还有6元钱的收入时,便萌发了也要画画的念头,这一画就是40多年,也将他从洪泽农村画到了大学的讲堂。采白的工笔画也明显地烙有李家的印痕,无论是花鸟还是鱼虫,都表现得清丽、雅致,让人一看便知是李家嫡传。近来采白又致力于写意墨竹的创作,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小品斗方,都画得气韵生动,神采飞扬,颇具板桥遗风。和他的父亲与兄长一样,采白也具有豪爽的性格,喜欢运动、围棋和交友,遇上知己就要开怀畅饮,是个性情中人。采白现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百佳(李采白夫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染织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
左起:徐百佳、李采白、李长白、汪彩鸾
与两位兄长相比,李莉白则明显的沿袭了母亲的性格,文静而含蓄。莉白的画作在秉承家学的同时,更多的融进了女性细腻的柔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无论是轻拂柳梢的雪花还是相互依偎的归鸟,都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过目难忘。莉白的作品是唯美的,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画是美丽的事业,我要为美而画”。画家袁牧先生是这样评价莉白的:“在画的殿堂里,画者可以沐银河荡明月,着霞帔饮甘霖。在这里,美妙的灵光只是其表象,云端上的清寒只有为艺术殉道者才能守得住万籁的空寂,这座寂静的艺术殿堂里的花园中,一位默默的守望者——李莉白,日无尽日地耕耘着自己的花圃,培育着美丽的心花。”我以为袁牧先生的话讲得十分确切。
于苏州拙政园之东枕河小筑
2007-6-26
注: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茶:常绿乔木或灌木。通常称为"茶花"。开花期多为一至四月间,但单瓣儿茶花往往在十二月先开放。叶有椭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几种,叶端都尖,质厚而光泽;叶面墨绿色,叶背淡绿色。花冠有单瓣和复瓣两类。花色品种繁多,深红色的有照殿红、千叶红、一捻红……;粉红色的有正宫粉、真珠茶、杨妃茶……;白色的有无瑕玉、千叶白……;桃红色的有合欢娇、粉妆楼……;红瓣白斑的花鹤顶以及黄色的、紫色的……,有百余种之多。
茶花红色的绚丽,粉红色的嫣丽,白色的清丽,黄色的雅丽,红白相间的娇艳;而且开花经久不泄谢,吐蕊于红梅之前,凋零于桃花之后;冒风雪,经春寒,树势挺拔,终年常绿,真是"叶梗经霜绿,花肥映雪红"。所以陆游赞曰"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明苏伯衡师曰"……山茶作花红锦妆,中有一枝并蒂香,符采烂若双鸳鸯,嫣然占尽三春光……"
小白写意茶花作品欣赏
李长白父子工笔茶花作品欣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