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妈说:
今天的这个话题我其实憋了很久,怕你们看着头大,又觉得非常非常重要,就是每个孩子入学后都会接触的写“小作文”。
小作文的篇幅都不长,一般一年级刚起步时只要写1-2句话,后面再慢慢增加到五六行,两三百字。但就这点字,能把孩子和爸妈虐千百回。孩子一句“不知道写啥”、“不知道怎么写”就开始撩挑子,作为爸妈一点不帮肯定不行,但帮了又会陷入死循环,比如你给他想了个话题,他就会继续问你那要怎么写,你给他想好了要怎么写,他就恨不得你说一句他记一句,完全不走脑,到了下次仍旧没思路,又要依赖于帮忙......这样帮,能力永远不会提升。
前阵子和朋友阿夕聊起,她女儿从最初写流水账到后来写出来的小诗发到知乎上得到高赞,她在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思考。我认同她的一些观点,比如孩子写流水账千万不要看不下去而去指导他们写成我们的思路,这就是个必经阶段,“像个孩子那样去写作,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
今天把她这些朴实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可以帮助咱们少走些弯路。
文:阿夕
女儿从上小学到现在三年级,作文经常在班级里被表扬,当范文。下面这篇是她二年级时的一篇习作。
《给桃花的一封信》桃花:
你知道吗,我的朋友都很喜欢你!粉色的小花裙;淡黄色的花心;都是花要谢了才长果子。能让小女生看个够!
一个人悄悄走来,轻轻摇摇你那细长的小蛮腰,那地方便会下起花瓣雨来。
春天,你长出来让人们欣赏;夏天,你生下了清甜可口的水蜜桃;秋天,你的身边只剩下几片枯叶了,你在想象着明年的春天;冬天,雪花在你的房子上打了一层保护膜,人们等着你明年春天开的粉花。
你种在哪里都好看。种在花园里,给它平添了一丝可爱;种在小河边,为高柳加了一个伴侣;种在小路旁,没有一个女生没有“过去拍个照”的冲动。
我真的很喜欢你——桃花!
很多朋友看过我女儿的作文会说我教得好,我想了想,倒也从来没有具体地指导过女儿如何写好作文,但或许正是我的“不具体介入”反而给了她一些自我探索的空间。
当然要说我一点没操过心那肯定不是的,没有哪个孩子刚走路的时候是不需要搀扶的。女儿在整写作文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有在观察她的点滴,只是我会用一些不太明显的做法去暗暗地帮助她、影响她。
女儿一开始在写作上也是表现平平。
最早开始写是一年级的“看图说话”,她写的总是中规中矩,也没什么联想,要说有啥特别的,大概就是错别字特别多……有时,还会因为对图画理解不到位,离题跑题,扣分严重。
不过我的心态还比较好,我一直对于“好作文”的标准并不关心。有时她爸对她的小作文很是嫌弃,我就说:“这才刚开始呢,写得再好再标准,又能好到哪里去。”
我是真这么觉得。就像一切伟大的艺术都始于涂鸦,这个阶段的写作还处于“涂鸦”阶段,符合孩子的心性就是好的。
我被朋友们问到最多的就是:“我孩子总是写流水账怎么办?”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知名的童书作家,她同时也是阅读写作的创新教育实践者。当时也是聊起过这个话题,这位作家说的一番话让我记忆特别深刻,她说:
“写流水账没关系,只要他是身心整合的,他想写的恰恰是他心里的话。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流水账是他的权利,他没有那么大的逻辑性,你要让他慢慢地长成他自己的逻辑性。3个月到半年保持这样的节奏,他一定会有改变。”
如今再次想来,结合女儿经历过的流水账阶段,真的觉得特别对。自由表达是非常宝贵的体验,让孩子说真话,而不是漂亮话。
何况,光是真话,就有不少闪光点。
我经常在女儿的作文里,看到小孩子的狡黠和天真。
《阳光》在我挥笔疾书时,我在一道难题面前停了下来。我抬起头,一缕阳光打在我的头上,让我看到光明。金灿灿的阳光笼罩着整个小区,让整个小区变成了金色。金色代表着温暖、代表着前方、代表着胜利......我一想到这,又看了看那道难题,一下子有了动力,把题目读了一遍,又一遍,再一遍...... 那些银杏叶对着我笑、对着我唱、对着我跳、对着我舞..... 让我感到温暖。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有时孩子甚至会在写作中流露出一些“负面情绪”,甚至说出不那么“正确”的话。但是我始终认为,真实才是最重要的。像个孩子那样去写作,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啊。
我的大学同学做了快20年的高中语文老师,有一次和我感叹:
“高中作文写得不好,根源都在小学教坏了,小学不让写真话,大了就乱编,缺乏真实打动人的东西。”
所以,从孩子写作的最初我们就应该放下“好作文”的标准,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这对培养孩子的写作自信、包括今后的写作“水平”,都非常关键。
经常有朋友问我: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每次我都会说:
不要教。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落到具体的写法上,我们就容易把大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爸爸教孩子:
“你写自己着急,怎么能说自己急得像只小狗呢,要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都几代之前的表达了,就算是考试,老师看到恐怕也会觉得烂俗,分数很可能不会高。
还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文章“生动”,喜欢教孩子加上许多的修饰词,比如,小心翼翼地走到房间,吭哧吭哧地跑回家。
这种“指导”,在我看来也没有必要。
一来大人的想象力实在有限,组合的表达往往非常固化,孩子的想象力和灵气反而被限制了。
二来,低年级的孩子以培养写作兴趣为主,写得开心,写得自由,爱上写作,后面自然会慢慢丰富起来。
如果一定要“指导”,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增加细节表达,而不是大人给出答案。
有时候女儿写故事卡住了,我会建议她想想最近看过的书,有没有可以借鉴的:
怎么制造冲突的,怎么解决冲突的,有没有一些新人物增加……
孩子很快就自己找到了思路。
也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写作尝试。比如这篇,我建议她可以用很多植物、动物的名字来表达“期待的夏天”,但具体怎么写,我是一个字都不教的。
最后出来的效果,她写了很多她记忆中的事物,连我都不记得那些了,幸好我没有告诉她要写什么,而最后一句她写下了“这就是我期待的夏天,当然这只是想象,是不是真的要自己亲自去体验才能知道”,我还蛮喜欢这样的表达的,保持客观和真实,我觉得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
我一直会和女儿灌输,写作就和画画、搭积木一样,是个富有创作趣味的活动,我平常也会有意识地鼓励她随时随地“创作”,而不是按照作业标准来写。
这样的认知也多少影响了孩子对于写作的心态更加轻松。
比如女儿二年级时我带她去千岛湖玩,当时傍晚时分,酒店的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整个湖面,夕阳温柔静谧,我便唤女儿一起坐露台看景。
我说:“这么好的景色,妈妈真想看看你会怎么描写。”
我经常做这样的鼓励,有时甚至是耍赖:
“妈妈朋友圈都没有素材了诶,想看你的作文了,写个呗。”
一说到发朋友圈,女儿就很乐意配合,她说:
“妈妈,我写首诗吧,因为诗的字最少,嘻嘻。”
就这样,女儿大约用了二十分钟,在酒店露台上拿酒店的便笺纸写了篇小诗。
《千岛湖》千岛湖在水中度过了一生。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可真美啊!抬起头,是碧蓝的天空。低下头,是碧绿的森林。一条条金色的小船驶过湖面,给我带来温暖。雪白的云朵,像美味的棉花糖,挂在天空。在这里,湖水像天空那样广阔。在这里,天空像大海一样碧蓝。在这里,树林像星星一样茂密。没有人知道那儿的尽头,也没有人知道那儿有多美。
这首小诗后来还被朋友发到知乎上,然后碰巧被系统推荐到首页,获得了“高赞”。
随处可写,随心而写,自然不矫饰。这个是我在“引导”女儿写作时的第一原则。
它是可以和美食、美景、放松美好的生活联系一起的,而不只是紧张的作业。
哪怕是作业,我们也可以让它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有一次,孩子需要完成单元作业《我的植物朋友》。
我当时就带孩子到楼下的小区花园,一起观察柳树。摸一摸,闻一闻,不同的角度观察柳枝。孩子很快坐在旁边的石凳上写出来了。
光是第一句,我就觉得不是我能写出来的。足够自信和骄傲。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抄写“好词好句”,然后背下来,存在自己脑海的“知识库”里。
这可能对于一部分孩子是有用的,如果孩子乐意,我觉得也可以。尤其是如果孩子的热情还没有启动起来,陷于写作文的无力感之中,背一些好词好句对于充盈他们的作文内容是有好处的,也能直接带来信心。
但就我而言,并不要求女儿这么做。只要孩子自己本身有比较好的创造热情,就可以不用背,最后出来的效果,可能最多是描述的词汇不够那么优美。
当然,相比起枯燥地记忆“好词好句”,我更推荐欣赏好的文字,这也更符合阅读意义本身。
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和女儿读诗,相比古诗,女儿更喜欢现代诗,我觉得也好,韵律和表达都很适合小孩子。
读完会一起仿写——因为让她一个人写,会不乐意,但一起比赛就变成了游戏,小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好几次,我都觉得我写得不如女儿。
孩子的语言本身就是和诗歌的语言相通的:天真,跳脱,大人学会多欣赏才是王道。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表达,包括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观点。
想让孩子有一些深度的表达,我个人最有意义的做法是多和孩子聊天以及多阅读。
孩子一般两岁半以后就有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 这个时候多回应她,其实已经是在为将来的写作铺垫了。
当然还可以聊得更多元,尽量打开思维:
又又,快看快看,天上有朵云诶。你知道吗,云朵也是会老的,年轻的时候就在天上工作,等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会被运到很远很远的天边直到消失。
那谁把他们运走?
风吧。
妈妈,我有个问题。云在天上吃什么?
哎呀,还真不确定呢,应该是吃水蒸气吧。
水蒸气怎么吃?
就是都被吸到云朵里面去了。
那下的雨是云拉的尿吗?
额,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因为云吃的是水,很干净,所以拉尿也没有关系。
那我要是站到天上拉尿呢?
啊,你要站在哪里呢。
云上面啊。
这种漫无边际的聊天,多少锻炼了孩子的思辨能力,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能接触、讨论一些哲学问题,我觉得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拓展是更好的。主要是帮助孩子用更发散的思维看问题。
疫情爆发的那个寒假,刚放假时疫情还没通报,女儿写了篇《冬天来了》,其中最后一句写道:我想,这只是今天的冬天,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我在看到这句话时,莫名唏嘘。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感悟,有些可能失之偏颇,有些限于篇幅也没有展开太多。
对我来说,如果要总结一个核心的“方法”,大概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特点,鼓励她做自己,表达自己,追随自己的喜好。
请记住,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不同,擅长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不需要由我们来主观地定义要达到什么水准。
大家有什么好的作文引导经验也欢迎在留言处分享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