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鼓吹知识付费,还要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了。那么,付费的知识真的管用吗?
当然不管用。所谓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些资本家炒作的概念而已,要搭建知识付费平台,鼓动人们为接受知识而去付费。那么,接受知识需要付费吗?当然不需要。知识随处都有,并不需要掏钱购买。在古代,人们传授生活经验,都是口耳相传,不需要收什么礼物和钱财。到了后来,虽然有了私塾,有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但收取的费用也不是很高。一般人家都能接受,不至于承受不了。到了现在,人们手里有几个钱了,就要让孩子享受更高等的教育,要让孩子进贵族学校,还要让孩子进辅导班,请家庭教师。这种教育模式直接盘活了教育市场,让很多人都认可了。不但学生和家长产生焦虑,社会上的一些人也普遍产生了焦虑,认为自己资历不够,经验不足,技能也不是很好,就要想方设法获取谋生的手段,或者要跳槽,让工资涨很多。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充电”,要学习网上的一些专业知识。可是,这个时候资本已经盯上了某些专业知识。虽然有一些平台推出了免费的公开课程,甚至有世界知名大学教授讲的公开课程,但就是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他们要听更专业的老师讲的课,当然也不能太过于专业,那样听不懂,只能听一些略带科普类的讲座。说白了就是,让名校的教授讲授通俗的课程,好满足一些青年男女的“充电”需求,还要把课程挂出去,收取一定的费用。
视频网站卖视频,知识付费平台卖课程,相得益彰。那么,现在的知识真的应该付费获得吗?当然不需要了。互联网发达之后,网上的很多知识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什么教授来指引,更不需要一些平台来筛选。人们直接看就能学到很多知识,要是一个人经常在社区讨论专业知识,只需要一年就比古代人读书获得的知识多好多倍,不需要专门寻找。现在已经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搜索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而不是掏钱去学知识,掏钱买课程。而那些卖课的平台都是资本堆积起来的,也都会做广告,要忽悠年轻人前去购买课程。可以这样说,资本能够投资知识付费平台,正是看中了这块市场。有年轻人需要“充电”,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就要在网上寻找。而现在辅导班收费的模式已经蔚然成风,于是就有了网上辅导班,由网上辅导班催生出了知识付费平台。
只要年轻人掏几块钱就能购买知名大学教授的课程。虽然课程本身不贵,但很多人都在购买,以至于让一些名教授一夜暴富。而那些课程究竟怎么样,就没人深究了。很多听北大经济学课程的年轻人都是早上五点钟起来,手里拿着煎饼果子挤公交,挣钱不多,还挤在房价很高的出租屋内,梦想着听了经济学课可以一夜暴富,殊不知,他们付出的那些买课的钱,让讲经济学的教授暴富了,而他们却始终一如既往地贫穷。听完课程的年轻人似乎明白了很多经济学原理,但就是不能搞经济学的投资,也不能致富。很多致富的例子不具备可复制性,而教授经济学只是讲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却不具备教人致富的能力。还有很多人付费听艺术、哲学、文学等课程,虽然能听懂,但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思想境界高远了,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听课程多了就会发现,那是一种新的知识愚民。
用所谓的高深知识来愚民。买了课程的人满以为可以通过课程获得些什么东西,却在听完课程之后,什么都没有获得,生活还是一塌糊涂。或许,付费的知识就是这么没用吧。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不断购买?因为资本在不断做广告,不断鼓动、怂恿人们前去购买。说白了,卖的就是名气,是教授的名气,也是课程的名气,当然,也是平台的名气。购买课程的人都是不喜欢自己搜索知识的懒惰之人,在他们看来,搜索知识还浪费时间呢,不如花点钱直接购买来得方便。而直接购买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应购买者的需要,购买者只是听教授的名字和课程的名字就买了,其实已经上当了。虽然知识不能用直接的有用性来衡量,也不能太功利化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忽悠人们付费购买知识的平台一定是资本堆积的平台,也一定是在卖名气,卖广告,卖平台产品等和知识无关的东西,而付费的知识只是一种商品载体,也是一种新的愚弄人们的工具。
知识付费不靠谱,要想学知识,还是自己搜索吧,要是嫌搜索麻烦,就直接花钱买书,买了专业的书来读,或者买了科普的书来读,或者直接到图书馆阅读,岂不是方便省事?何必那么懒,花了钱还要等着被人来灌输呢?不怕变成填鸭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