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4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无声”女孩重新听见世界》的报道。
每一天,29岁的赵蚰竹都在捕捉、辨识、收集世界的声音:“哒哒哒”是石板路上匆匆的脚步声,“轰隆隆”是脏衣服与洗衣机的私语,“哗啦啦”是冲水马桶与自己的告别仪式……患有神经先天性耳聋的她,刚刚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重新用声音认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赵蚰竹在厦门大学门前合影。(受访者提供)
赵蚰竹“重启听力”得益于本报的一篇报道,2021年12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在“成风化人”专版刊发报道《听不见的是声音,能听见的是心跳》,讲述辽阳女孩赵蚰竹在无声的世界中追逐梦想,考入厦门大学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的故事。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2月10日刊发的相关报道(阅读请点击:《听不见的是声音,能听见的是心跳》)。
2021年底,赵蚰竹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微信好友申请,经过简单的介绍后,赵蚰竹知道对方是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因为《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了解到她励志感人的故事,杨洋建议赵蚰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表示将会提供一些公益救助指导。
赵蚰竹决定接受杨洋的建议,2022年2月,赵蚰竹在沈阳完成了人工耳蜗手术。“这一切让我很感动,我得到了公益基金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手术费用较正常的便宜了近1/3。”
像种下一颗种子,赵蚰竹开始听见世界的丰富多彩。尽管这些声音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甚至是奇怪的。母亲金光说,手术后的赵蚰竹总是被许多细小的声音吓一跳,需要身边人一点点解释声音的来源。人说话的声音她也需要重新学习,包括拼音“a、o、e……”
这与她之前通过唇语和感受发音震动来表达,是截然不同的说话方式。从获得声音,到辨别声音、再到听懂与表达,“重启听力”的她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
赵蚰竹在厦门。(受访者提供)
因为着急返校参加科研项目,手术后不久她就返回厦门,又沉浸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间。没有家人的陪伴,她就自己每天坚持听音乐、看视频,重新寻找和收集世界不同的声音。
“收获声音”的同时,赵蚰竹也在学业上获得丰收。2022年初,她此前投稿的一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资源节约和循环》)上。
“对我来说,除了听见和科研,最大的收获是让更多人听见我的故事。”赵蚰竹说,报道刊发后,许多网友给她发来私信,其中有一些和她一样是听力障碍者。他们被她的故事所激励,想变成像她一样勇敢追梦的人。“这让我感到鼓舞,我们看的是同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彼此的太阳。”她说。
赵蚰竹在厦门。(受访者提供)
杨洋说,我国的听力言语残疾人并不在少数,其中有些听力障碍者因为害怕被嘲笑、歧视,不愿在学校或者社会公开自己的身体情况,这种隐忍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聋协正在为听障学生设置一个支持平台,帮助大家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克服无声的恐惧。”杨洋说,希望赵蚰竹的故事,能给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带去鼓舞和希望,希望听障学生都能勇于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化不可能为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