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中国·中国发展网传播矩阵(通讯 谢雨桐)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为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朱一龙粉丝公益携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能量中国平台、共青团红河州委、红河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弥勒市委共同开展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补蚌村的路灯建设项目。新增的34盏路灯伫立在道路两旁,点点光火不仅照亮了黑夜,也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坦荡前路。
▲漆黑的乡村道路(图源:共青团弥勒市委)
补蚌村隶属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村中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近年来,西二镇人民政府不断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号召,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但受限于各种因素,小补蚌、初发村小组一直未能实现夜间照明。
“夜幕降临,村里的道路一片漆黑,村民们走访亲戚、出门办事都得打手电筒,尤其是老人,出行十分不便。”西二镇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陈晓云回忆说。与此同时,公路上未设有车辆限速标识和减速慢行警示设施,加之村民安全出行意识较差,村里曾多次发生交通事故,如今仍有诸多安全隐患。
▲西二镇村貌(图源:共青团弥勒市委)
了解到补蚌村的这一情况,朱一龙爱心粉丝群体积极响应,通过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与能量中国平台,向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补蚌村委会捐赠了34盏太阳能路灯,其中小补蚌村小组4盏、初发村小组30盏,路灯覆盖人数分别达到 632人和642人。
▲安装好的路灯(图源:共青团弥勒市委)
路灯安装前,弥勒市西二镇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陈晓云带领工作人员在村里走访察看安装点,发现有几处会占用到村民个人用地,为此他有些担忧。“安装路灯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村子,我们无条件支持!”近10户村民的表态令陈晓云深受感动,也坚定了他落实路灯援建工作的决心。
此次援建工作以当地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和村民投工投劳、政府进行验收的形式开展。即便是在4月的炎热天气中,当地村民也丝毫不懈怠。“路灯给村子带来了光明,有爱心人士这样帮助我们,我们非常感谢,在安装进度上可不能拖,再热的天气也得参与进来。”参与路灯安装的张大伯说到。
补蚌村地处淮河平原,日照条件充足,在合理分配路灯数量并保证太阳能板不被建筑物和高大树木遮挡的情况下,朱一龙粉丝公益捐赠的太阳能路灯既能保证照明效果,又节约了资源,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助力于乡村振兴。
▲路灯照亮乡村道路(图源:共青团弥勒市委)
如今,34盏太阳能路灯已在补蚌村安装完成,夜晚出行,村民们再也不用打着手电筒。农忙之余,村民们相约到有路灯的广场处参与广场舞等文娱活动,为生活添姿加彩。
▲路灯照亮乡村幸福路航拍图(图源:共青团弥勒市委)
道路亮起来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补蚌村的振兴之路也走得更加稳了!在公益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此次的路灯建设项目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切实完善补蚌村的道路基础建设,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力提升乡村风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朱一龙爱心粉丝吸取偶像的榜样力量,聚拢一束束微光,绽放出更美的光芒。
撰稿:谢雨桐
编校:周芸靖
终审:雷龙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