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陈同甫:陈亮。这句的意思是,为了鼓励陈亮,写一首慷慨激昂的词送给他。
角:号角。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载有一种牛叫“八百里驳”。
麾下: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瑟,这里泛指各种合奏的乐器。
翻:演奏。
的卢:一种烈性宝马名。
可怜:可惜,可叹之意。
题解
这首词是作者闲居带湖,功名无望,内心郁闷之极,寄赠给好友陈亮的一首词,是作者的一首言志词。全词突出了作者矢志不渝的抗金救国理想,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词中通过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追忆以及雄奇意境的创设,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追求。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心情。
赏析
这是首小令,虽小巧但金石铿锵,读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恰如作者在小序中所言“赋壮词以寄之”,充分地体现了“壮”的特点,雄健有力,激情四射,壮怀激越。
词的上片通过对往昔金戈铁马战斗岁月的回忆以及渴望投身疆场、英勇杀敌的描写,突出了作者执着的抗击外侮、光复河山的理想追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既是实写,对往昔战斗岁月的回忆怀念,也是虚写,作者内心渴望出现强大的,气势昂扬的抗金部队。辛弃疾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有过一段光辉岁月。那时,风华正茂的他追随耿京,驰骋疆场,颇多建树。正如他在词中所写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那一段军旅生活,成了辛弃疾一生中的亮点,尤其在他被罢官,闲居带湖后,对往昔战斗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成了抚慰他受伤心灵的最好良药。因为回忆得多思念得切,所以连梦里醉里晃动的都是昨日的影子,“挑灯看剑”只能在醉中,“吹角连营”却是在梦里,这就突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伤感之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句极写战争场面的壮观与惨烈,军中演奏的军乐威武雄壮,震耳欲聋,让人热血沸腾。这一句虚写,突出的是作者内心强烈的抗金报国的感情。这一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沙场秋点兵”一句简简单单的结语,却是点睛之笔,至此,读者恍然明白,作者写了半天,原来描摹的是一幅“沙场秋点兵”的壮观画面,是作者想象中秋天检阅出征的雄师的一幅画面。
下片抒写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壮志难酬,愤懑不平的感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承上启下,有连接前后文的作用,承上继续用张扬的笔法描写作者想象中的激烈的战斗场面,我骑着的卢快马,出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我军将士的弓弦如霹雳般震响,箭如飞蝗,射向敌阵。敌人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同时引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的抒情言志,我在战场上英勇拼杀,浴血奋战,就是为了实现君王一统山河的伟业和我自己光宗耀祖的梦想。这一句,把辛弃疾一个十足的儒家书生气表现了出来。诚然,如果一切都是真的,祖国统一了,作者的愿望梦想也就得到了实现,可是现实呢?一句“可怜白发生”,宛如当头一瓢凉水浇下,作者的梦醒了,也碎了。原来,轰轰烈烈的,并不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是作者做的一个甜美的梦。“可怜”一词,语浅意深,作者内心种种恼人情绪,有了这两个字,便得到了极好的表现。
全词虚实结合,写“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壮观,以及战斗场面的激烈和惊心动魄是虚,是作者为抒情所造的势。写功名无果的愤懑和伤感是实。对比强烈,作者抗敌之心、报国之志、雄心理想的崇高远大和虚度岁月、年华老去、功名成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理想中的兵多将广、兵士骁勇、能征善战和现实中宋朝的缺兵少将、士气低落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加强了全词的表意和抒情。作者在全词中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执着不屈的奋斗精神以及爱国情怀,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选自《辛弃疾词赏析》
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
温馨提示:《每日解读诗词》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