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考、高考及“小升初”的时间越来越近,很多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反复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考学生出现焦虑、抑郁、厌学、惧考情绪也越来越多,那么临近考试季,究竟该如何给孩子们和家长“释压”呢?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多鼓励 为孩子创造愉快的学习生活空间
采访中,长期关注和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的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孔令楠表示,厌学惧考情绪中,极端性表现就是逃学。这会给学生、家庭、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经常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做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生涯规划,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另一方面,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慎用激烈或严厉的批评惩罚手段,尽量使每位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有所获,各有所得。再次,学校要关心特殊学生,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
孔令楠说:“面临考试压力,学校也积极开展了团体减压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肌肉放松运动和小游戏让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引导学生解开心结,突破思维发掘潜能,增强自信,拥抱和接纳自己,欣赏和感谢他人。”
西安市长安区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蒋翠荣表示,青春期孩子本身就是各种心理矛盾的集合体。如果纯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家长、老师需要引导,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多聆听多陪伴,少批评少指责;如果是家长或者是家庭问题,就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需要成长的是家长。然而家长恰恰是孩子的压力源,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要与孩子平等交流,互相理解。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势品格和美德,引导孩子保持乐观,积极应对焦虑情绪。
善发现 助力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心知行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小博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最具有“考验”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极不平衡而导致情绪不稳定、叛逆等行为,家长要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张小博说,从近几年接触的大量青春期案例中可以看出,青春期孩子并不是要反抗自己的父母,而是反抗父母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带来的约束、唠叨,以及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家长要有尊重彼此的认知,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危害或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时,家长要做到不评判,不指责,多鼓励、多引导。
面对考试压力,学生和家长要学会自我减压,其中心理暗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每天抽出3分钟时间记录一天中感到愉悦的生活小事件,这样有助于关注当下,使注意力集中。
孩子考试前焦虑,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缓解。一是让孩子进行脱敏训练。在考前,每天抽上5分钟,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已经坐在考场里。如果觉得非常紧张,就开始深呼吸,等这个紧张情绪缓解后,继续再想到底是不是坐在考场上。
二是让孩子在手上套一个皮筋,当这种害怕、焦虑来临时候,把皮筋拉动,打一下手腕,这样的话,就是强制自己不要想这个事情,也可以缓解焦虑。
三是每天让孩子用两个卡片写下自己焦虑的感觉,然后把正面的情绪放到一起,把预料中最坏的负面情绪放在一起,然后把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去分析比较一下,也能缓解焦虑。
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说,针对青春期的孩子,学校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动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化解孩子们的负面情绪。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教会孩子们生存之道、为人之道和求知之道,为孩子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社会要关爱每一个孩子,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 马佩佩 孟琳 来源:三秦都市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