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零售银行盈利
美联储3月宣布加息0.25厘,为新一轮加息周期揭开序幕,也为香港银行业告别持续多年的“超低息”环境提供契机。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息口的大方向也会跟随美息攀升,可望改善银行的净息差(NIM)和净利息收入(NII),逐步提升其盈利能力。
从香港金融管理局上月公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可见,零售银行净息差于2000年上半年显着收窄,并于2020下半年至2021年底期间持续低企,主要“反映低息环境持续的影响”。
由于净息差显着受压,银行盈利能力大受影响。据金管局数据,本港零售银行的税前经营溢利相应下跌,当中来自净利息收入的盈利贡献持续萎缩。
港元拆息升 利好净息差
美国现时面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压力,市场预计美联储2022全年或会加息多达7次至8次,个别月份的加息幅度更可能达到50至75点子。随着美元利率上升,在联汇制度的正常运作下,港元利率或迟或早也会跟随美息走势。资料显示,美国在上一轮加息周期(2016至2018年)合共加息9次,累计加幅2.25厘;虽然香港在2018年9月才“象征式”加息1次,惟港元拆息大致跟随美息走势。
在上月举行的业绩会上,中银香港(02388)财务总监刘承钢对港元息口走势有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最近两年,他说全球主要货币利率“降至低点”,当中包括美元和港元利率,对银行构成“重大挑战”,所以香港银行利润在最近两年一直承受很大压力。来到2022年,美国开始踏入加息周期,尽管根据过往经验,香港一般都会滞后于美国加息,但从中长期角度出发,美国加息将对香港银行净息差带来“正面、积极”影响。
具体而言,根据2016至2018年加息周期经验,刘承钢指出,美元Libor期间上升152个基点,港元拆息(Hibor)则升104个基点,中银香港的净息差扩大了25个基点。他补充说,美国加息对净息差的正面带动是渐进的过程,利好程度取决于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和幅度,以及港元息口跟随美息的步伐等。不过,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并不相同,相信加息对本港银行的影响将会“有差异”。中银香港将会把握加息周期好的因素,同时管理好相关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实现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入“稳中有升”。
大新银行(02356)是本港其中一家中小型零售银行。相对大型银行而言,中小行的存款基础较薄弱,一般较多依赖同业拆借市场拆入资金。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王祖兴上月底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加息也会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大新会继续调整贷款及存款组合,期望保持净息差稳定。
高盛预期美联储今年将合共加息7次,带动1个月港元拆息由现水平(4月20日约0.18厘)逐步攀升,至今年第4季时料见0.87厘,2023年第4季进一步上升至2.37厘,2024年第4季约2.62厘。在高盛研究报告里有覆盖的3家本地银行股之中,该行较为看好中银香港,投资评级为“买入”。对恒生银行(00011)和大新银行的评级同为“中性”。
高盛及摩通均荐中银
在香港上市银行股之中,摩通最看好中银香港,其次是恒生、汇丰控股(00005)和渣打集团(02888)。对于最后两家跨国金融集团,摩通分析认为利率前景属正面,故此投资评级同为“增持”。不过,考虑到通胀上升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尤其是欧元区),导致贷款需求减弱和费用收入下降,摩通上月下调对滙控2022至2024年的每股盈利(EPS)预测,分别削减8%、9%和8%,而渣打的削减幅度更大,分别下调13%、16%和15%。
金管局亦于《半年度报告》指出,虽然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预示银行盈利能力将会有所改善”,但短期内的改善可能会被两个因素部分抵销,分别是港息的变动滞后于美息,银行净息差的改善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实现。此外,新冠Omicron变种病毒病例激增,亦可能会对经济?复苏步伐增添变数,对银行的资产质素以至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