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视觉 / Nico、fufu
撰文 / fufu、Nico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一篇献给想脱单的朋友的文章
文章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想脱单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靠朋友介绍,靠约会软件,还是靠社牛技巧出去多认识一些新面孔?
编辑部的某位作者表示,这些方法通通试过,且一直保持着高频率的约会日常,却依旧脱不了单。
在数不清的失败约会后,ta对我们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一个概念——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爱情可遇不可求”,很可能是因为当我们主动寻找爱情的时候,有一些容易造成无效约会的“坏习惯”。
今天就来聊聊几个大家最容易踩的“无效约会”的坑,以及如何走出这扇旋转门,不再停滞不前。
导致无效约会的五个坏习惯,
你都知道吗?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能够增进双方关系的行为,其实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为了帮助大家识别这些难以察觉的约会习惯,我们设置了五道情景题,看看你们是否能从中准确识别那些可能导致约会的坏习惯——
正确答案:C
我们初次见面时往往尽可能地表现得友好礼貌,以留下一个良好的初次印象。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如果我们的关注点只在于友好礼貌,那结果很可能是——确实没有留下坏印象,但也没留下什么别的印象。
礼貌会让人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感,阻止我们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让大部分内容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了解对方。如此一来,想要通过这样的约会来熟悉彼此,自然变得吃力不讨好。
正确答案:B、C
聪明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B和C选项都在试图制造危机感,好激起对方的急迫感。熟悉这些套路的人,确实很容易在初期关系中吸引到对方,但这种关系却很难发展成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研究指出,在约会中制造危机感,虽然可能让对方更渴望我们,却也会让对方更不喜欢我们(Dai et al., 2014)。这时候,渴望只是因为不服输,一旦得到,可能便失去了兴趣。
正确答案:ABC
外形、职业、朋友圈、生活方式、举手投足间的习惯……这些往往是我们在熟悉一个人以前,最先获取的信息。我们经常基于这些信息,给出比信息本身丰富得多的评判。
“公务员,生活一定很无趣吧,胸无大志。”
“这人在朋友圈老发自己照片。是不是在养鱼啊。”
“这人吃饭的时候吧唧嘴,真没素质!”
我们的评判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阅读理解”式的评判是没有必要的。这些评判大多是一些很片面的标签,而标签阻碍了我们去完整和立体地了解一个人。
对方可能真的对于职场没什么野心,但这不妨碍ta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
爱发自己的照片可能确实代表了某种程度的自恋,但这并不等于ta会对感情不认真;
一些行为习惯可能显得不够礼貌,但毕竟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对于“礼貌”的定义也往往不尽相同……
总是热衷于在约会中做“阅读理解”,或许能得到的只是对彼此更多的误解。
正确答案:A
一样的兴趣爱好,艺术审美,口味选择……这些共同点的确很容易让我们提升对对方的好感度,但它终究不是一段关系的核心。
我闺蜜刚刚脱单不久,很快便又恢复了单身。我刚得知消息时很惊讶,因为她刚脱单时明明兴高采烈的。
比起共同话题,前期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为人和对待亲密关系的方式——Ta尊重他人吗?Ta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伤害别人吗?Ta会对一段亲密关系付出承诺并投入其中吗?
正确答案:A
在这个5G冲浪的年代,“速战速决”似乎成了不少人约会时的方针。我见到不少人在一两次见面后就会问“你觉得我们可以吗?”,仿佛不明确答复对方就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可是,急着脱单,不代表约会是可以被加速的。太过急切的态度不仅会让对方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对方与你建立关系的意愿,还可能为你们的关系留下隐患。
我们当然可以追求高效约会,但是这不等于速战速决,而是懂得创造高质量的相处时间,不把精力放在频繁地挑选和比对上。
至于如何停止无效约会,获得真正的高效约会,以下这些建议或许对你会有启发——
如何停止无效约会
1)修正对“第一次约会”的结果期望
大家理想中的初次约会是什么样的?一拍即合,相谈甚欢?
这里不怕泼大家冷水地说一句,这样的初次约会其实很少见。毕竟在前期双方都不熟悉的时候就能做到一拍即合,需要极好的运气,或者是极强的社交牛逼症技巧。
抱着这么理想的期望,只会让我们感觉每一次约会都仿佛大海捞针,那个“对的人”也总仿佛遥不可及。
那么,我们该期待怎样的初次约会呢?
答案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尴尬但舒服的。
尴尬是大多数人初次约会时会感受到的情绪——两个不熟悉的人出来约会,尴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与此同时,如果你发现你们能坦白地与彼此沟通这些尴尬的时刻,并且觉得在对方面前分享自己尴尬的感受是自在的,那不妨试试继续和对方交往下去。
2)不要害怕“冒犯”
有时候,一次有意思的约会需要承担一点点“冒犯”对方的风险。
这里说的“冒犯”,并非是有意不尊重对方,或是把低俗越界的玩笑当成幽默,而是坦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渴望。这可能包括想说却担心对方不认可的观点、想开却不知道合不合适开的玩笑、想靠近却不敢牵起的手……
如果真的担心自己即将提出的内容或展开的话题可能引起对方的不适,那不妨提前告诉对方,“如果你觉得这些会让你不舒服,随时告诉我,我会马上停止。”
虽然说尊重个人边界很重要,但在关系前期最重要的破冰阶段时,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主动打破两人之间的边界,或许会成为你们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3)直接讨论自己对伴侣选择的偏好
虽然前文提到,急于确认两人是否能够发展成情侣对关系早期并无好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关系前期对涉及亲密关系的内容闭口不谈。
研究发现,初次约会时与其用模糊的态度彼此试探,不如坦荡地表达自己对于伴侣的偏好,反而更有可能促进双方的关系(Sharabi, 2019b)。
当然,这里说的偏好不仅仅是一些家庭背景或是教育环境之类的硬性指标,更重要的是聊一聊彼此对于关系的期待——你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个怎样的人?Ta想要的关系和你的需求是否一致?你们在什么问题上可以让步,什么事情上不愿意妥协?
4)培养约会中的好奇心
无效约会是一个很容易让人陷入其中的怪圈——经历过越多的无效约会,就越有可能在之后遇到更多的无效约会。
这往往是因为,无效约会的积攒,会让我们产生“阅历无数”的错觉,并不断用过去的经验对接下来遇到的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想从这种状态中出来,需要着重培养约会时的好奇心。比如,两人相处时,比起那些预料之中的对方的言行,多多关注对方身上与你期待中不一致的部分,并把话题往这些方向引,或许对方能给你的惊喜,比你想像得更多。。
5)了解ta在亲密关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在爱情中和日常生活中拥有两幅面孔是极为常见的,即,我们日常相处中对于一个人的了解,可能到了亲密关系中并不适用(Buehler, 2021)。比如有些人可能平常非常自信,但在关系中则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对朋友大方慷慨的人,也可能对自己的伴侣斤斤计较。
因此,在还没进入关系以前,如果能够了解对方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样子,能避免不少“误入关系”的后悔。而最简单的做法,其实就是“聊聊前任”。
聊过去的关系并不是为了事无巨细地探听彼此的隐私,而是关注对方是如何谈论自己的前任的——Ta会将过错都怪在对方身上吗?Ta是怎么讲述自己的回忆的?Ta是着重分享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是能够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审视过去?
从对方谈论前任的方式,我们能够获得很多对方在关系中的特质:Ta是否在关系中足够负责,是否愿意为了关系付出牺牲,是否发自内心地为对方着想?
最后,祝大家早日脱单~
今日互动:你有过“无效约会”的经历吗?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