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21年6月30日,对我国公共卫生界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大日子”——我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一个人口众多、陆地边境线长、毗邻国家多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极大压缩了全球疟疾“版图”,也提振了全球消除疟疾的信心。
今年,疟疾防治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纪念日——青蒿素问世50周年。青蒿素联合疗法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疟疗法之一。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从中草药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价廉高效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功挽救了全球数千万名疟疾患者的生命,让我国的科研成果蜚声世界并推动了全球疟疾控制和消除进程。
不仅是青蒿素,我国消除疟疾的“1—3—7”模式(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已成为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模式,被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全球推广应用。它不仅丰富了全球控制和消除疟疾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为应对其他重大传染病提供了借鉴。未来,不仅要与毗邻国家开展疟疾跨境联防联控,更应广泛推进国际抗疟合作,通过技术培训班或现场示范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推广中国经验,这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取易守难,疟疾消除后的防治之路并非坦途。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出现,原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仍未消除,目前尚无成熟的全球性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技术指南,我国制订的相关技术方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尽快补齐短板。比如,对境外输入疟原虫的病原生物学特征尚不完全清楚,对其在本地传播可能性和传播动力学特征也缺乏了解。此外,虽然快速诊断试纸条普遍应用于疟疾诊断和筛查,但还需开发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技术,用于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及潜在传染源。
实践证明,疟疾可防、可治、可消除,在疟疾消除后的征程中,我国必将蹚出一条新路径,为实现“无疟世界”持续贡献中国经验。
编辑: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闫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