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67期 美术新闻
推进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李振伟/策划
【编者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并明确了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等八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时代的演进必然要求新的发展形式,通过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也是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本期时评,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 张应辉:乡村振兴,文化当赋高能
● 邢千里 :文艺赋能的核心在于打造乡村造血机制
● 吕君楠:新时代的乡村文创发展
艺术赋能乡村:文创的价值
乡村文创是运用人文、艺术、科技和商业等手段,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创新和乡村特色产业的文化赋能,进而推进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和乡村“产业的文化化”的综合发展,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乡村文创的逻辑是乡村文化资源,通过乡村文化价值的评估和乡村文化资本的转化,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品和乡村特色文化服务,进而通过乡村特色文化市场实现乡土价值的交换,在文化政策的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乡村特色文化经济。乡村除了自然风貌和农作物等有形资源,还有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民俗信仰、手作匠艺、生命情调等无形的“符号资产”。艺术介入乡村文创的本质在于有意义、有情趣、有价值的连接,塑造自我生命与乡土田园之间特有的地方感知和精神认同。例如,2020年以来,四川大学环研所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推动艺术乡建工作,通过炫彩涂鸦、艺术装置、田园规划等艺术手段,让这些古老久远的历史文化和静态停止的自然风物鲜活起来,重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建传统文化和民俗生活的现代价值及生命联系。艺术介入乡创的实践彰显了艺术的现场性与场所精神的场景感。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借助建筑构造、灯光照明、声音设置、物材堆砌等“硬营造”,更需要主题凝练、风格塑造、审美意象等气氛的“软营造”。
艺术营造: 文创的思路
艺术营造是艺术介入城乡社区的实践手段。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为手段,创造知识、教育、娱乐和审美的深度体验,推进文化作品的创作、文化商品的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艺术营造形式包括视觉艺术营造、表演艺术营造、设计艺术营造、影像艺术营造等多种类型。整体而言,艺术营造在乡村文创的实践框架表现为梳理故事、创建IP等行动策略。
梳理故事是艺术介入乡村文创的营造起点和内在行动的驱动力。从实践层面而言,故事的梳理包括文化故事的母题萃取、文化情怀的原型提炼和文化消费的趋势洞察等三个维度。乡村文创的故事母题往往孕育于乡村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之中,散落于乡里之间的民间传说、历史神话、民俗生活、名人轶事等,并与更为宏大叙事的历史事件、家族传承相对照,进而寻找到故事母题的文化坐标和时代价值。
艺术管理: 文创的路径
乡村文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艺术项目带动艺术介入者参与乡村振兴行动,充分调动外部资源、本地居民、社会力量和各级政府,深刻改变乡民的认知模式和参与方式。乡村环境的美化和提升,公共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艺术介入正在开启一种乡村振兴的艺术管理的新模式。
培养艺术介入乡村文创的乡创专项人才。组建由政府资助、以地级市为单位的乡村艺术工作站、乡村艺术实验室,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乡创基地,培养乡村设计师和乡创运营官。通过遴选乡村创新发展理念和资源的社会企业家、公益志愿者、艺术家、设计师、支教老师等人才,选聘为乡村设计师或乡创运营官,与村支书和村主任形成CP联合,开展乡创艺术服务工作。乡创人才的目标是积极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包括农村非遗产业的创意开发型、产业融合导向的文旅农在地化融合型、互联网思维的小微文化企业网络化经营型、特色乡村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型、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出口型等不同模式,打造复合型特色产业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艺术介入乡村文创的价值基石在于乡村集体的认同共建。乡村不是被城市超越并遗忘的文化荒漠,不再带着对城市现代化进程艳羡模仿而亦步亦趋地执着追赶,乡村正以独特的乡风文明、现场性认同和场所精神而形成“大美乡村”的自信,最终达到艺术赋能,文化、产业、商业融合的最优发展。■
(作者系四川大学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