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香港影坛,掀起过一阵“赴美热潮”,吴宇森、林岭东、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徐克、洪金宝等人,都在此时走入了好莱坞的片场。
在票房洪流的“大浪淘沙”之下,吴宇森、成龙、李连杰成为了这些“赴美港片电影人”中的佼佼者。
随着事业的稳步发展,吴宇森、成龙、李连杰也先后在好莱坞成立制片公司,走上了独立制片人的道路。
然而,不同的影坛经历,让吴宇森、成龙、李连杰的制片之路,面临了不同的境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吴、成、李三人的好莱坞制片之路。
一、吴宇森的北美制片之路,开启周润发的好莱坞电影时代
在吴、成、李三人之中,吴宇森是最先在好莱坞走上独立制片之路的一位。
1992年,吴宇森完成了《辣手神探》之后,便走入北美电影市场,并与好莱坞“环球影业”合作,拍摄了《终极标靶》。
这部《终极标靶》耗资2500万美金,在北美取得了3200多万美金的票房,在全球拿下7400多万美金的总成绩。
《终极标靶》之后,吴宇森的好莱坞导演之路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在这期间,他没能从好莱坞片商手中,获得拍摄合同。
为了走出困境,吴宇森在1994年与老朋友张家振一起,在北美成立了制片公司“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选择走上独立电影制片人的道路,自主策划、拍摄电影作品。
吴宇森与张家振也算是老搭档了。在香港,吴宇森曾与张家振合组“新里程电影”,并拍摄了《辣手神探》、《纵横四海》等作品。
在好莱坞,张家振、吴宇森的再度联手,不仅成就了吴宇森的事业高峰,同时也开始了周润发的好莱坞电影之路。
“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制片公司成立之后,吴宇森负责电影的创作、拍摄,而张家振则负责与好莱坞片商洽谈合作。
在吴宇森、张家振的双核运营之下,“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先后推出了《断箭》、《变脸》两部经典作品。
《断箭》、《变脸》的票房大卖,稳定了“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制片公司的财务状况。之后,吴宇森也以制片人的身份,策划了美剧版《纵横四海》,同时还为周润发筹备了《替身杀手》。
这部《替身杀手》,是周润发的好莱坞处女作。发哥的好莱坞电影之路,也因为该片,正式拉开序幕。
2000年,吴宇森受到“派拉蒙影业”的招揽,与阿汤哥进行合作,拍摄了电影《碟中谍2》。
《碟中谍2》的票房大卖,让吴宇森的导演事业走上了新的高峰。《碟中谍2》之后,吴宇森又成立了制片公司“Lion Rock Productions”,并自主策划、拍摄了《风语者》、《防弹武僧》两部作品。
《风语者》耗资1.15亿美金,全球总票房却只有7700多万美金;而《防弹武僧》耗资5200多万美金,上映后全球总票房才3700多万美金。
惨淡的票房成绩,让吴宇森的好莱坞电影之路,走到了尽头。
2008年,吴宇森带领自己的制片公司“Lion Rock Productions”,策划、拍摄了《赤壁》两部曲。
凭借这两部作品,吴宇森重返华语影坛,而他的好莱坞制片之路,也在此时落下帷幕。
二、另谋出路、“被迫”走上独立制片之路的成龙
在2000年,成龙也在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选择了成为独立制片人。相比于吴宇森的主动转型制片人,成龙走上独立制片之路,略带了一些被动与无奈。
早年的成龙,在“嘉禾电影”的资本支持之下,走入了好莱坞的大银幕。然而,2000年台湾电子集团Acer,收购嘉禾大量股份。资本的变更,造成了嘉禾的内部架构重组。
Acer有意将“嘉禾”的运营重点转向台湾,并削弱了成龙在海外市场的运营力度。
面对老东家的“架构重组”、“决策转移”。2000年的成龙,在好莱坞成立了制片公司“Jackie Chan Films Limited”,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海外业务,并以制片人的身份,策划拍摄了《上海正午》。
《上海正午》在2000年上映,耗资5500万美金,在北美拿下5600多万美金的成绩,在全球取得了9900多万美金的票房。
独立拍摄了《上海正午》之后,成龙产生了离开“嘉禾”的想法。2001年,成龙与“嘉禾”合作了最后一部电影《特务迷城》。因为股东Acer的原因,《特务迷城》之中也出现了不少台湾演员的面孔。
《特务迷城》之后,成龙离开了嘉禾,并与杨受成的“英皇电影”达成合作,于2003年成立了“英皇子公司”——“成龙英皇影业”。
在“英皇电影”的支持之下,2003年的成龙,以制片人的身份策划、拍摄了《飞龙再生》、《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两部作品。2004年,成龙又自主策划了《环游地球八十天》。
《上海正午2》耗资5000万美金,在北美取得6000多万美金的票房,在全球取得8800多万美金的总成绩。
而《飞龙再生》耗资4100万,全球总票房却只有3400多万;《环游地球八十天》耗资1.1亿,全球总票房也不过7200多万。
《飞龙再生》、《环游地球八十天》的票房受挫,也让成龙产生了返回华语影坛的想法。
2004年,在“英皇电影”的支持下,成龙拍摄了《新警察故事》,并凭借该作返回华语影坛。而他的好莱坞制片之路,也在此时结束。
三、李连杰的好莱坞制片之路,始于吕克·贝松,止于吕克·贝松
2001年,身在好莱坞的李连杰,也走上了独立制片人的道路,并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
这一年,李连杰和吕克·贝松合作了电影《龙之吻》。在这部《龙之吻》的拍摄过程中,制片人吕克·贝松把编剧、动作设计的工作,交给了李连杰。
在参与幕后创作的过程中,李连杰也萌生了成立公司、转型独立制片人的想法。毕竟,早年的港片岁月里,李连杰也是凭着转型制片人,成立“正东电影”,一步步走上事业高峰的。
于是,在完成了《龙之吻》之后,李连杰在吕克·贝松的帮助之下,成立了制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并在2001年策划、拍摄了电影《变种元素》,英文名《Invincible》。
在这部《变种元素》里,李连杰没有出境,只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了幕后策划工作。
该片上映后,仅获得了18万美金的总票房。李连杰的制片之路,也因为这部作品,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沉寂。
2005年的李连杰,想策划拍摄一部以“反对暴力”为主题的动作电影,于是便以制片人身份,组织自己的制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策划、拍摄了《狼犬丹尼》,还邀请了吕克·贝松担任编剧,袁和平担任动作设计。
这部《狼犬丹尼》花费4500多万美金的成本,上映后在北美拿下2400多万美金的票房,在全球拿下了5000多万美金的成绩。
《狼犬丹尼》在票房市场上的受挫,让李连杰放弃了独立制片的念头,该片之后,李连杰和他的好莱坞制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再也没有推出过新的作品。
李连杰的好莱坞独立制片之路,也在《狼犬丹尼》之后,走向终点。
2001年,李连杰因为与吕克·贝松合作《龙之吻》,选择在好莱坞走上独立制片的道路。
2005年,他又因为与吕克·贝松合作《狼犬丹尼》,选择了结束自己的好莱坞制片之路。可谓是始于吕克·贝松,止于吕克·贝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