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境内黄河入海口的渤海海滩。大海退潮后,海滩上留下形状各异的河沟、岔子。 周忠华摄(人民图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初这句诗是从母亲口中听得,让我对黄河有了向往。步入学堂,我通过书本更深了解了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过5464公里的漫长征途,最后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湾,而东营就是我的家乡。
几经波折,我终于站在了黄河口前。
踏在木板搭建的桥上,我们向桥头走去。两岸河水滔滔,芦苇芊芊。走在这茫茫的芦苇荡中,不由得吟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站在桥头,伫立远眺,这面的水,是浑黄霸道的,像汉子;那面的水,是墨蓝恬静的,似女子,当他们交汇的时候,相互吸附却又不互相黏连,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奇观。
目光收回,阳光照耀下的河面波光粼粼,水波不兴。河的两岸,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小草在春风吹拂下铺出满地的绿毯,“春画家”用绿色打底,中间还掺杂些许的浑黄,那是土地的颜色。再远处是一些盛开的花儿,红得热烈。红黄蓝相互映衬,涂抹出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
住在附近的朋友说:越往夏里走,这里的美就更深一层。如果迈入秋天,说不定就会醉倒在这美景之中了。入秋时节,当地独有的植物——翅碱蓬(又名“黄须菜”)被“秋画家”晕染得如朝霞、似火海。放眼望去,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红地毯。“秋画家”再把水草晕染成黄,红黄交相辉映,美丽异常。听他这么说,我对白朴笔下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有了更深体会。
再往深处走,便到了生态湿地。有一植物,名曰“柽柳”,是黄河口的又一景观。它一年开花三次,所以人们又称它“三春柳”。它一蓬蓬、一簇簇地盛开,抵御着旱涝与土地的贫瘠,不断滋养改善着这片盐碱地。
不但植物在此落脚,鸟类也是如此。黄河口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是候鸟迁徙线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这里汇集了大雁、白鹭、苍鹭、琵鹭、灰鹤、白鹤、丹顶鹤、天鹅、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每年4月至5月,大量候鸟迁徙至此,与天地间无限的温柔与浪漫融为一体,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些年,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使黄河口真正成为候鸟们安居的家。
游览黄河口,要“一饱眼福”,还要“一饱口福”。黄河口大闸蟹、大米、刀鱼、文蛤、虾皮、蜜桃、烧鸡、冬枣等,光是听到这些名字,我便开始狂咽口水。菜品上桌,立马动筷品尝,尽是鲜美道不尽。食物丰饶的背后,是黄河母亲深沉的爱意。
吃过饭,走在回去的路上,感受着绿树葱茏,鸟语花香,聆听涛声入耳,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黄河口这原本贫瘠的盐碱地能绽放出娇艳的花朵,与当地人民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这里的人们,早已把开荒拓土的精神和奔腾向前的意志融进血液,在滔滔河水中,不断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