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中旬开始
虹口少体校51名志愿者来到一线
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力量
“扫码员” “快递员”“装车卸货员”“分装工人”“环卫工人”“巡逻员”……95后党员朱世成成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的“万能志愿者”。作为虹口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一员,朱世成身高1.85米,在人群中分外醒目。
从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就担任社区的志愿者并住进了学校的会议室。三十多天来,繁忙的志愿工作让他每每过家门而不入,年迈的父母常常趴在窗口上,眺望那个裹在防护服里的熟悉身影在楼栋间奔忙,而朱世成连向他们挥手都顾不上。“不过,爸妈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是我给他们扫的码呢。”朱世成自豪地说。这也是近期他离父母最近的一刻。
尽管三十多天没回家,但这些日子,他都要和自己的“师父”虹口少体校田径高级教练员周斌见面交流,因为他们都是党员志愿者。
朱世成对楼层进行消杀
师父的影响
体育人之间言语无多,却句句暖心,“师父每次都关照我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有几日,朱世成转运阳性病人回来很晚错过了饭点,而桌上放着师父为他留好的晚饭。
这样一对党员师徒的交集产生于十几年前,朱世成小学三年级被周指导招进队伍,跟着他练了10年。正是严格训练让朱世成成长,也是周指导的专业和敬业,让他在毕业后选择了教练员的道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用在我俩身上非常合适。”朱世成说。
疫情初期,师徒俩就一起报名当上了志愿者,在浦东机场T1航站楼负责接待转运交接工作。如今,两年过去,师徒俩又下沉到社区。
周斌在分派物资
周斌从小开始田径专业训练,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虹口少体校开始教练员工作。“十多年的教练生涯中,我一直在基层跟小朋友打交道,性格外向,平时跟队员相处也很好,我们的训练不仅仅是身体素质训练,更重要的心理的健康和强大,我的队员都是开朗而有活力的。”
两位“体育人”身体素质好,这是他们的优势。“我年轻又是党员,当然要冲在前面。”在社区,朱世成随时待命,每天从早晨穿起那身大白制服到夜幕降临,工作十多个小时,呼出的水汽经常附在面罩上,模糊了他的视线。老旧小区的多层楼房没有电梯,他背着50斤重的消杀桶爬上六楼,重心不稳,光线昏暗,即便有良好的基础,他也常常会摔倒,艰难地扶墙起身之后,朱世成依然跨出坚定的步伐,工作结束后,闷热的防护服里已全是汗水。
徒弟的坚持
4月11日,朱世成的志愿者队伍出现阳性患者,他随即紧急进行自我隔离,在按规定完成隔离后,他再次投入到支援工作中。随着经验的累计,他的工作种类也越发多样,从核酸检测“扫码员”,到分装抗原检测试剂的“分装工人”;从居民生活物资运送的“装车卸货员”,到装填居民生活垃圾的“环卫工人”……小伙子成了志愿者中的“万能救火队员”。
物资运送中
一天,朱世成被紧急安排作为转运联系负责人,完成何家宅小区内阳性患者的转运,24小时待命。为了保护阳性病人和密接者的隐私,转运工作通常在晚上进行。深夜时分,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朱世成会骑着三轮车把他们送到上车集合点。在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衔接环节渐渐顺利起来。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朱世成的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能及时收到通知信息。天天与阳性病例面对面,这个95后的大男孩感到过害怕吗?朱世成坦荡地说,不害怕!
徒弟尚且如此,师父的志愿者工作更是启动得早。早在3月中旬,周斌曾以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稳定的“秩序员”身份来到保定路工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4月初,他变身“搬运工”,运送凉城新村街道给秀苑小区的补给物资,一天奔波几个来回。
瑜伽垫变身行军床
在做好秀苑小区志愿者工作的同时,周斌还是学校的“联络员”,他需要在工作结束后往返于几个地方,协调联络学校所有一线志愿者。
师徒俩参加区级机关“一个支部一个故事”讲演
“晨光熹微中出发,灯火通明时撤离”成了师徒俩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正因为有了他们,居民在面对疫情时才更有信心、更安心。
作者:区体育局
编辑:C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