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岔道手术
编辑 | Elaine
首席观点:摄影师戴显婧的三集纪录片《她在家》在今年春天播出。从三十岁到五十岁,戴显婧选择将镜头聚焦在独居女性的身上,形形色色的“她们”拼贴出了一份“可见”的独居生活,也向我们诉说着当今社会绕不开的女性话题。
如果说女性独居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就像是浮在海平面上冰山那样显而易见,那冰山之下,深海之中,是近千万的独居女性难以诉说却又不可逃避的独居困境。自由大旗下的女性独居,又有多少“不自由”,而这自由的代价又将如何计算,女性独居是社会话题,也是一位位女性对自己生活的革命。
在时长为1分钟的简单对话剪接后,出现了该纪录片的导演,她直面镜头做起了自我介绍。“我叫戴显婧,2016年我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带着困惑,我拿起了相机,走入到不同女性的家中……我好奇,为什么她们也和我一样独自生活。”
戴显婧就这样行动了,用纪录片里话说“行动是最好的祈祷”,与她一样在不断行动的,还有纪录片中的三位女性。
荧幕前的可见
老妖,一位站在了时代风口上的自媒体人。原生家庭的阴影,两年的宛若舍友的同居生活,容貌焦虑……她所经历的一切让开始思考“女性”,思考自己,就像是第一集片尾所言,“爱的缺失,并没有阻挡她寻找、辨认自己的勇气”。
老妖说自己的妈妈是一个不断索取的人,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打压别人,而这一切对于老妖而言是她无法轻易踏入感情生活的重要原因,有一种深深的恐惧盘踞在老妖的内心。
老妖说爸爸和奶奶才是世界上最爱她的人,但是在戴显婧的陪同下她洗掉了身上纪念爸爸和奶奶的纹身,他们已经去世多年,老妖说是时候和过去告别了。正如同影片所言,在生活中,老妖输入很多信息,同时也在整理自己,像是一种自救。
当一切阴影在她身上折射出光辉的时候,她成了独立、独居女性的代言人,在自己名下北京的房子,猫狗双全的生活,囤积的新衣服,成了她的安全感。“姐姐好棒”“这样的生活我也想要”“我觉得她好美”,夸赞的弹幕传递着屏幕前无数艳羡。
和爱马仕包一起挂在肩上的暖水瓶格外显眼,魏琳在医院的走廊里与客户交谈业务,时不时向诊室里张望,前不久她独身一人做完癌症手术,但作为保险经纪人她必须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医生问魏琳是不是在恢复期工作了,脉象表现出她现在处于焦虑的状态。
高收入,大房子,优秀的能力,谈起择偶,魏琳反复提到《生命喜悦的祈祷》这本书中的一段话 “我们能够在平等的关系中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我们能清楚地沟通和表达,我们不伪装自己来取悦对方,我能看到并欣赏彼此内在的光明、纯净”。
面对相亲对象,魏琳说自己希望对方是有趣、爱生活的人,并且要有责任心,而相亲对象则说“你要区分这个人是和你兴趣有高度重合,还是说这个人是你喜欢的人”。相亲结束后,38岁的魏琳,在第二次读到《生命喜悦的祈祷》书里的话时,她哭了,她对爱有着憧憬,择偶的要求看似很高,但又不高。
纪录片的最后一集,戴显婧将镜头转向了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退休教授——叶静。她用自己的青春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现在的她是一位斜杠老年,她可以从容地说出自己关掉了生育和婚姻的按钮,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自己喜欢并且想做的事情中去。五十多岁的独居女性,叶静身上是无数情绪缓缓流动的平和,她说她很爱鲍勃·迪伦的那句话:“我如此苍老,但风华正茂。”精神到物质,她是老年独居女性的完美范本。
纪录片中的三位女性,无一例外拥有着充沛的物质和自由的精神,自卑、拼搏、矛盾、平和……独居女性万千起伏情绪在明晃晃的大房子里都成了配角。当我们打开更多的分享平台搜索“独居女性”的时候,充斥在屏幕中的“room tour”“精致”“小资”“品质”“幸福感“这些词无一例外的指向了“物质”二字。当女性拥有更好的物质基础,自由地选择独居生活时,它一定是某种可见的“女权主义”,但这是否也是一种”精英主义“?
现实中的不可见
良好的物质基础,精神富足,这是可见的美好独居生活,但光鲜的背面总有着不堪,现实环境的安全和内心的安全感,每个独居女性在二者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
2021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某老小区,被爆出28岁的独居女孩被杀害后装进行李箱抛尸。小区监控视频,清楚地记录下运尸一幕。视频画面中,一个穿着白色短袖上衣、灰蓝长裤的男子,右手拖着一个较大的蓝色行李箱,从事发单元走出。在前行的过程中,他时不时停下脚步,调整滚轮的方向。由动作可以推知,行李箱重量不轻。
10月11日,警方已于案发10小时后抓获犯罪嫌疑人。经查实,犯罪嫌疑人将被害者杀害后,将尸体搬运至一百多公里外的无锡抛尸。
2021年11月,由白百何主演的电影《门锁》上映,宣发团队将其定义为国内首部专注于独居女性安全的电影,而这部电影是翻拍自2018年韩国的同名电影,而韩版《门锁》则翻拍自西班牙电影《当你熟睡》。
电影中的方卉(白百何饰演),年轻、单身、在大城市打拼,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一天夜里,她突然听见门外有人暴力拉拽门把手试图闯入。虽然没有看清门外是谁,但通过保安得知,自己楼层的监控坏了。这让方卉平静的独居生活突然笼罩在惊恐不安的阴影之中。
在新闻中,独居女性可能面临被邻居或者室友骚扰的风险,被前男友堵在家门口,由于外卖差评而遭到威胁不得不搬家……微博话题“独居女性如何保障人身安全”在短时间内迅速登上热搜,也反应出了城市中女性独居生活背后的风险。
正如同《单身女性的时代》书中所言:“这些赋予女性独立与自由的地方,也让她们变得不堪一击。女性们的高学历和高薪酬不能保护她们免于野蛮暴力的侵害,她们的性别特征,以及她们的独行——让她们成为了罪犯的猎物。”
但无法预估的外界风险并没有完全压倒现代社会中女性想要独居的意愿,据《2021年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报道,中国的独居人口已高达9200万,而这里面女性占比超过40%。也就是说中国有4000多万的女性过着独居生活,而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
4000多万女性的独居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纪录片里的成功、独立还是电影和新闻中的令人悚然?在B站上,搜索“独居”关键词,能看到点击量最高的几个视频基本是温馨明亮的家装、自律的日常、独居的快乐、自己做的美食,其中穿插着几个女性独居安全的视频,我们看不见狭小的出租屋,陈旧的装修、以及外卖打包盒。但是评论区却似乎有着另一群过着完全不一样独居生活的女孩存在。
“总感觉只有自己每天晚上在加班,几乎没有这样闲暇的夜晚”“一样是99年的,真的是自愧不如啊”“希望有生之年我也能住这样的房子”“好像模拟人生那种按照自我所想创造出的梦想小屋,简直是公主的家”言辞之间,满是对视频中悠闲、自在独居生活的向往。
有人羡慕这样的独居生活,有人在感召下模仿这样的生活。想要过上B站和小红书中的独居生活,房子成了最重要的一环,地段、楼层、面积、地段、采光、装修缺一不可。在《新周刊》的一篇报道中称,八成以上90后独居青年可以接受的房租占工资收入比重在30%以下。以广州为例,某长租公寓平台显示,地铁3号线上的整租一居室,月租金均在2000元以上,因此想要拥有较为舒适的独居环境,月薪至少要在1万以上。
当好的房子成为普通独居女性难以获得的条件时,提升幸福感的小物件抓住了她们的心。地毯、厨具、灯、装饰品……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话虽不假,但是面对跳槽和规划的变动,一切投入到最后剩下的只能是不舍和负担。B站、小红书上所展示的完美独居生活并不是不可实现,却也绝非唾手可得。
安全隐患、物质压力、精神疲劳,为何在重重挑战下,仍然出现了4000多万的独居女性?
女性独居是逃避之下的自由
《视觉志》曾撰写过一篇关于独居生活的报道,展示了一些女性选择独居的原因。其中最多的原因是想要逃离原生家庭,无论是父母一厢情愿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做出规划,还是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都让不少女性从生活范围和精神层面渴望更大的自由,她们有着想要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意愿。
感情因素成为了女性选择独居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感情背叛、无法磨合的问题、缺位的陪伴感,都让更多女性意识到独居似乎是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选择。
在《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中,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这样写道:‘’离开乡下老家,也就意味着离开父辈和当地牧师的监督与束缚,这的确让她们获得了一丝自由,哪怕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她们还是有机会推迟被设定好的未来——成为依赖男人生存的妻子和母亲。”
女性独居是女权主义飞速发展的一个写照,女性有能力选择逃离传统的桎梏,去拥抱更广阔的生活,但现实的残忍和无力却从其他方面侵蚀着女性对于独居的坚定感,女性独居的话题被谈起时总存在着挥之不去的隐忧。逃避之下是自由,也是无奈,在当今社会状态下,独居女性这一群体虽不能代表女性生活最理想的状态,但她们的存在也为女性自我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