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耕地面积仅36万余亩。新形势下,粮食生产任务重、责任大。今年大春要播种水稻25.8万亩、玉米21.4万亩、大豆7.45万亩、红苕13.97万亩,现有耕地面临的压力十分严峻。为了今后年年能够顺利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必须守好耕地红线。
近几年来,恩阳区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通过用好用活各方面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既保护现有耕地,又增加新的耕地,还建设好了农田。从有限的资源中挖掘出更大的潜力,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进而让农民、村集体及其他经营主体都能得到更高收益。
仅去年,恩阳区就完成36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还启动了7个土地整理项目立项资料编制工作,预计建设规模37533.84亩,将新增耕地1741.6亩。今年,恩阳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37万亩,其中整区域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4.7万亩,涉及5个镇(街道)22个村。
建好粮田,村集体责无旁贷
上八庙镇窑垭村是个典型的山地村。多年来,村民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绝大多数人外出务工,导致大片原来种粮的田地荒芜。“如果继续荒下去,等于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村党支部书记彭训明说。好在去年100万元省级财政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解了围。
政策允许用这笔钱来整理土地。于是,2021年初,村里果断作出决策,对首批247亩荒芜多年的耕地进行改造,到去年3月就完工了。整理后,耕地面积增加到260余亩,且原先占40%的坡地都变成了梯田,耕作道、灌溉渠和蓄水池配套齐备。当年,全部种上了黄精。
“今年,我们在空行里套种了玉米和大豆。”彭训明说,再过两年,黄精收获后,将全部用于种粮食。“种黄精,我们按5尺开厢,4行黄精中套种了1行玉米、2行大豆;因黄精喜阴,六七八月玉米长高后,正好给它遮阴。”今年,该村又启动了200亩土地整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台大型机械忙碌在丛林中的一个个田块里,挖出的杂木被锯成短截,堆放在一起。从半山腰下到河谷,总算有一片相对集中的田地。“这一湾有100余亩,整出来准备搞稻油轮作。”彭训明说。
田地整理出来了,谁来耕种也是个问题。“首先满足有意愿的农户,然后尽量招引业主,最后村集体出面兜底。”彭训明说,保护耕地,建好粮田,确保粮食安全,村集体责无旁贷。村上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已将去年整理出的260余亩纳入了村集体经营。
今年,巴中市省级财政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1250万元,拨给恩阳区的有339万元,除了35万元须用于残疾人脱贫巩固外,其余资金将分配到一些村。“这些村也可用该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实施前须报管理部门批准。”上八庙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扬大才说。
国企进入,低效产业还粮田
“这400余亩,以前是猕猴桃,今年全部改造过来种粮食。”下八庙镇钱库村党支部书记张尚文说,另外还有300亩油牡丹,跟猕猴桃是一个业主,因经营不善,又疏于管理,多年拖欠农民土地流转费,农民自主复耕了些,还剩下200余亩,只有等明年来改造了。
说起这片猕猴桃和油牡丹,村民意见很大。他们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片尤其是那400亩种猕猴桃的田,全是高产稻田。“当时计量的是300多亩,一年产30万斤稻谷,是我们村重要的储备粮产区。”张尚文说,今年调回来,准备种秋玉米套夏大豆。
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田埂上立起“恩阳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园”的巨幅广告牌。实施土地改造的是恩阳区产业发展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流转这片土地的新业主为四川顺尔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同已签订,每亩流转费500元。
“只要能重还粮田,村民主动说第一年不要流转费。”张尚文说,新业主已提前支付了明年的流转费,并在合同中约定,每年初支付该年度流转费,且先付钱再使用。新业主就是下八庙本镇返乡创业者,之前在西安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多年,实力雄厚且情怀满满。
因改造整理土地投入大,这400余亩大概须投入200余万元,除了国有企业进入,没有其他实体敢于冒这个风险。镇上考虑到政府投入资金须量化到村集体头上,故而在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时候,敦促双方另行约定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案,并补签了协议。
据估算,这400亩地改造后,每亩可年产玉米800斤、大豆400斤、油菜350斤,每亩产值可达到3400余元。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生产成本加土地流转费约为1400元,净利润为2000元,总利润将达到80余万元。这将给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收入。
高标建设,打造省级粮油园区
“再过不到1个月,油菜就要收割了。之后,我们会立即翻耕关水,种上水稻。”柳林镇海山村党委书记韩渭才说,今年恩阳区首届油菜花节,主会场就设在海山村。这得益于该村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柳林镇已被纳入整区域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
海山村属于省三星级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之一。整个园区涵盖柳林、下八庙、花丛、尹家、兴隆等5个乡镇18个村,辖区面积90.64平方公里,核心园区面积就达13.6万亩,共发展优质粮油8.4万亩,共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21家,年产值达4.5亿元。
海山村的经营模式与众不同,为“国企+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将土地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交给‘产投集团’按高标准农田建设,然后再流转给龙头企业,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组织村民进行生产。”韩渭才说,这是多方参与、各方获利的模式。
村集体成立了海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利用1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并与区供销社合作,购买了两台大型耕田机、两台大型收割机、两台小型旋耕机,建起一座粮食烘干厂。“我们在其中占股60%,仅这一块,我们每年至少收入50万余元。”韩渭才说。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面积增加了450余亩。这部分属于村集体资产,流转给业主,一年土地流转费24.75万元。“而且,村集体将整理好的土地再流转给业主,每亩可提50元服务费。”韩渭才说,综合各项,今后海山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甚至可达100万元。
对于村民来说,每亩有稳定的土地流转费收入,还可以到园区务工挣工资。除此之外,村集体将按照“127”利益联结机制进行二次分红。即10%为村集体公益金,20%为村民分红,70%为集体经济组织滚动发展资金。据悉,这一机制已被省内许多地方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