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者文学体裁都不是单独屹立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的,宋代戏作词也不例外。
宋代戏作词的产生受到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文化领域,影响宋代戏作词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是:宋词题序的繁荣、词的娱乐功能的影响、俳谐文学的影响、苏轼及其苏门词人的影响。
词的题序创作的繁荣对戏作词的影响
所谓词的题序,是指介于词牌名与词的正文之间的一段或短或长的文字。在词产生的最初阶段,唐五代词多小令,篇幅短且内容通俗易懂,词牌名就是词题,不需要额外创作题序对词的正文进行解释、补充。
随着词的发展,其题材、内容不断丰富,在不破坏词牌名和词的韵律的情况下想要完整表达词意已经变得有些困难,于是出现了最早的词的题序。除了词自身发展的需要之外,这一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还具有其他复杂的原因,比如受到其他文学体裁中序言运用以及时代文风的影响。
词的题序产生之初,仅仅是简短的几个字用以说明作词缘由、所咏何物等。《全宋词》收录的词作中创作有题序的词人有八百多位,他们创作的包含题序的词则多达一万余首,占其收录的词的总量的五分之三之多。
《全宋词》中出现的第一首有题序的词是王禹偁的《点绛唇•感兴》,简单的两个字“感兴”构成了词的题序,道出词人当时的创作情感是有感而发之作。与王禹偁同时代的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所加的题序都只是寥寥数语而己。
最早出现的较大量创作词的题序的词人是张先,现存的张先的一百六十余首词中有题序者占六十三首。张先所作的题序大多很短小,寥寥数语概括创作背景或者所言何物,但是在他的词作中还没有出现戏作词。张先之后、苏轼之前的词人作品中,有题序的词并不多,比如晏殊的《珠玉词》中仅有《瑞鹧鸪•咏红梅》、《山亭柳•赠歌者》、《破阵子•春景》等几首词有题序。
其余有题序的词占其现存词作比重较大者有如皋人王观、邠州人张舜民等,但是词作数量不多。
到了北宋中期,自苏轼之后,词的题序的创作空前繁荣,题序的功能也日渐丰富,实现了导读、纪实、评论、叙事、抒情、审美、社交等诸多功能。受宋代文娱观念以及“以俗为雅”文学思想的影响,在苏轼、黄庭坚、向子諲、辛弃疾等人的词的题序中都出现了许多诸如“戏作”、“戏答”、“戏赠”、“戏呈”等“戏作词”。
唐五代时期“以词为戏”的创作思潮可以被认为是戏作词的发源。本文所要研究的戏作词就是指词的题序中含有“戏”字的词,因此戏作词正是伴随着词的题序创作的繁荣而产生的一种词作类型。因此,要研究宋代戏作词首先应该了解词的题序在宋代的发展。
词的娱乐功能对宋代戏作词创作的影响
《说文解字》曰:“娱,戏也。”词的娱乐功能对于戏作词的发展影响深远。词这一文学体裁自其诞生之际就与“娱”密切连接在一起,它最初正是伴随这隋唐燕乐而产生的一种音乐文艺。欧阳炯曾认为花间词“用助娇娆之态”、“用资羽盖之欢”,昭示着词这一文体的娱乐功能。宋初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之下宴饮酬唱,以词为戏,通俗文学也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文人墨客在宴饮娱乐之际常常以词娱宾遣兴,宋词中出现了大量的酬唱词。词在宋代并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活跃于勾栏瓦舍的市民阶层同样用词来娱乐。词与酒宴歌舞之间的联系使得词这一文学体裁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娱乐功能。
宋代是文学的娱乐功能急速发展的时代,戏曲、话本、小说的发展不断挑战着诗文的正统地位,但是受理学观念、儒家庄重严肃的正统思想的影响,词恰恰是因其娱乐功能才并不被主流文学所接受,一直生存在夹缝之中。
不少文人墨客对于词的态度是矛盾的,口中称其为薄技、小道,但依然会投入到词的创作中去娱人娱己,随后却“自扫其迹”。直到苏轼开拓了词风,才使宋词的处境有所改观。宋词的娱乐功能对戏作词的创作具有推动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戏作词创作于酒席歌舞之间,但是这类戏作词往往只是单纯的墟浪游戏之作,并没有深刻的内涵。
俳谐文学对戏作词的影响
俳谐文学是一种散布于各个文学体裁、文学形式之内的有俳谐调笑之趣的文学作品的总称。早在东汉至南朝时期,调笑嘲戏之风己经盛行。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篇”里称“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有小说”。
《世说新语》俳调篇中收录了许多幽默滑稽的故事。宋太宗命人编录的《太平广记》中也专门设立了诙谐类和嘲诮类。俳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悠久,早在先秦两汉之际就己经出现了俳谐文学的萌芽,在宋初宴饮享乐的时代风气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俳谐词是俳谐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存的宋词中,俳谐词有七百首之多。当代学者对于俳谐词的定义不一,有学者认为广义的俳谐词由三个部分构成:回文、隐括、药名、集句等创作形式上的文字游戏之作;戏作之词;内容俚俗、轻薄之词。
俳谐词形式上的“戏”与内容上的“戏”都与戏作词的“戏”有重叠的地方。宋代戏作词中有不少是集句、隐括之作,比如向子諲的《浣溪沙》(爆竹声中一岁除)正是戏集王安石与苏东坡诗句的一首集句俳谐词;也有不少戏作词作品是真情流露的游戏之作,比如黄庭坚的《鼓笛令•戏咏打揭》就是对于酒席上的打揭游戏的咏赞;雅俗共存的戏作词中也存在着一部分内容俚俗、轻薄的词,比如周紫芝的《感皇恩》(无事小神仙)就是一首采用口语化的文字写作而成的俚俗之词。
宋代戏作词的分布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文人墨客耳濡目染儒家思想,其文学创作也往往过分强调庄重。胡寅在为向子諲的词集《酒边词》所作的后序中谈及宋初词时曰:“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指词)者,随亦自扫其迹,曰墟浪游戏而已也。”可见宋初文人虽然创作词,但是许多人认为词不符合儒家正统观念的为文要求,在创作之后就自扫其迹了,仅仅把词视为游戏之作。
到了北宋中后期,宋词不断雅化,诞生于此时的戏作词在整个宋词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结合唐圭璋编纂的《全宋词》以及众多作家词集,可以发现宋代戏作词总数不过百首,主要分布于苏轼、黄庭坚等以下八位词人的作品之中。由于有些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力不大,当代学者对其认知度不高,下文在罗列戏作词作家时会简单介绍词人基本情况。
苏轼现存词作有三百五十余首,有题序者二百六十余首,其中戏作词有《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等四首。苏轼戏作词数目不多,但是开了宋代戏作词创作之先河。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人。山谷词有题序者八十九则,其中戏作词有《定风波》(歌舞阑珊退晚妆)、《望远行》(自见来)等十八则。黄庭坚是第一位较大规模创作戏作词的词人,他拓宽了戏作词题序的内容范围,提高了戏作词的境界。
毛滂,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系毛维瞻之子,有《东堂词》。毛滂词多有题序,其中戏作词有《清平乐》(风摇地烬)、《浣溪沙》(记得山翁往少年)等五首。毛滂的词内容范围较广,其戏作词温婉细腻。
周紫芝,字少隐,宣城人,有《太仓梯米集》及《竹坡诗话》,其戏作词有《浣溪沙》(近腊风光一半休)、《木兰花》(嫦娥天上人谁识)等八首。周紫芝勤于写作诗词评论,其评论家的身份对其戏作词创作有所影响。
向子諲,字伯恭,东京(今河南开封)人,其《酒边词》中收录词作一百七十六首,词中有题序者一百二十八首,其中有戏作词《满庭芳》(月窟蟠根)、《鹧鸪天》(只有梅花似玉容)等十八首。向子諲的戏作词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南渡前后风格迥异。
侯寘(生卒年不详),字彦周,东武人,有《懒窟词》。侯寘词有题序者十之八九,其中戏作词有《风入松》(少年心醉杜韦娘)、《青玉案》(三年牢落荒江路)等五首。候寘词风温婉,南渡之后所作戏作词颇有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有《于湖集》词一卷,其中戏作词有《鹊桥仙》(明珠盈斗)、《柳梢青》(洛下根株)等四首。张孝祥词颇豪放,其戏作词风格亦然。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为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在他留存下来的六百多首词中戏作词有二十六则,是创作戏作词数目最多的词人。稼轩词中多滑稽谐墟之作,其戏作词颇有境界。
结语
除了以上列出的词人所作的戏作词之外,诸如周颉、叶梦得、李光、刘一止、李祁、王之望、韩元吉、杨冠卿、姜夔、刘克庄、周密等宋代词人也创作了一些戏作词,但是数量较少。其中姜夔、刘克庄、周密等人创作了大量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题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