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斗正当时,青春建新功。为激发全省各行业各领域青年勇于创新、激情创业、奋力创优,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发起“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活动。大众网·海报新闻针对团省委、省青联推选出的“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山东青年创新榜样”中的优秀典型进行系列报道。主题报道围绕“奋斗”和“理想”两大主题,关注先进青年工作者以奋进创新的状态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讲好新时代青春奋斗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张明明 报道
从疫情期间的心理防疫志愿服务到防治校园欺凌,再到关爱留守儿童,山东师范大学“心灵突击队”青少年心理服务团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坚持“为青少年服务”的原则,带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助力“健康中国”。
为奉献者奉献,用“服务”做疫情逆行者的坚实后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务团积极加入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的“为奉献者奉献”省直志愿服务队行动中,持续为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和家属提供心理关护志愿服务。“整支队伍,从老师到学生,都默默地用专业为抗疫尽自己的努力,大家携手作战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团队负责人赵宝说。
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面对高强度、高危险、高难度的防疫医护工作,普遍会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对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激增。基于此,“心灵突击队”迅速组建了“援鄂医护人员心理关护服务队”,与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驻济四家医院对接,为援鄂医护人员提供电话、线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全部由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博士生和研究生组成,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用自己的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有效纾解了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
“刚来时任务重、压力大,感觉很焦虑。心理自助手册上扫码就能听音乐,有轻柔语音指导放松,入睡好多了。”一位90后护士安心地说。她所提到的这本“宝藏”手册便是青年志愿者们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连夜编写的《医护人员心理自助与疏导手册》。医护人员在一线工作时间紧张,休息时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音乐放松、了解心理自助方法,这本手册帮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专业心理疏导服务。除了为医疗队员开通热线和编订手册,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山东师范大学防疫心理支持热线的工作,为近200人次提供了心理支持服务,该热线被中国心理学会CPS临床注册系统纳入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
团队为医护人员家属提供全方位、专业性的心灵陪伴,为医护人员子女定制专业教育服务体系,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自制了“延迟满足”“我的时间我做主”等心理视频、音频微课68期,持续服务76天。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你在前线冲锋,我们在后方为你护航”的无言之爱。团队志愿者得知山东省立医院的刘医生奔赴武汉,妻子独自留在家中照料三岁的孩子后,立即有序地行动起来:与刘医生妻子电话连线,缓解其为人妻的担忧与为人母的无措,特别为刘医生的孩子“量身定制”微课十余期,带着孩子线上做游戏,叫着孩子的乳名为他讲睡前故事……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与陪伴下,刘医生的妻子和孩子感到安心,刘医生放心投入一线抗疫中。
此外,团队邀请学院心理专家张景焕老师和佘瑞芹老师为山东省志愿者和日照市青少年,开展心理防疫线上课程,指导志愿者进行心理自助与助人,指导广大青少年过好“居家防疫”的学习生活;在复工复学前期,团队成员在云端面向千余名高校学生进行防疫宣讲,促进复工复学工作的开展。“宣讲为我们普及了返校路上以及校园生活中实用的防疫知识,帮我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心理过渡,我也能够平稳地适应复学生活!”云端听众说道。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心灵突击队”累计服务近十万人次,在“心理防疫”这一特殊战场贡献出了自己的青年力量。服务团先后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称号,1名志愿者获山东省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青春贡献奖”,1名教师被评为“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为被欺凌者发声,用专业给青春留下美好的记忆
每一代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听闻过校园欺凌,但是他们却很少主动寻求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衍生出诸如网络欺凌等新问题。如何能够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如何能让孩子们摆脱“沉默的噩梦”?团队青年教师作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儿童青少年发展教学科研教师团队”骨干成员,发挥专业所长,创新开展防治校园欺凌研究与实践,在构建安全、阳光的校园环境中贡献专业力量。
团队的青年教师将儿童青少年发展促进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成社会服务的特色,产出了一批学生积极发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家庭教育、校园欺凌防治领域的成果。其中,典型成果“中国3H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方案”显著降低欺凌发生率,且能够减轻欺凌、受欺凌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危害,是世界范围内具有良好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欺凌防治方案。目前,该方案已提交教育部,相关政策咨询报告已被教育部采纳。
“心灵突击队”青少年心理服务团成员作为“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的骨干成员,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预防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研究》等多项儿童青少年发展课题研究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篇,形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们开设和维护“中国反校园欺凌网”,参与山东省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院的建设,加强与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广大中小学校的合作联系,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咨询建议。
团队在开展工作期间,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性格强势,经常欺凌身边的同学。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开展反欺凌干预?如何扭转班风?团队成员不断尝试,最终使这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事后,一位团队成员这样总结到“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服务,为青少年的人生留下温柔的一笔,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作为一名心理学学习者、应用者、推广者的使命与担当。”
此外,团队成员在济南市多所学校开展反校园欺凌活动,协助举办反对校园欺凌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为校园欺凌的控制干预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经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培训,团队成员在我省近20所中小学讲授反校园欺凌课程,开展欺凌干预工作,为我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贡献创新智慧。
为留守儿童助力,用爱守护一张张清澈可爱的面孔
穿梭在一条条乡村小路上,汗水挂在黝黑的年轻面孔上,没有住宿的条件,他们就在简陋的教室里简单打个地铺,听着窗外的蛙鸣,看着星星进入梦乡。
有人问他们:“条件这么艰苦,是否后悔来到这里?”他们想起孩子泛红的小脸上清澈的、渴望知识的眼睛,一双双眼睛每天凝望着他们,笑着摇了摇头,“我们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教给孩子们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是被爱着的。”团队成员的眼睛中泛出泪光,这里的一切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那一刻,两颗星星在互相照亮对方,闪耀出绚丽的光。
“心灵突击队”创新性开设“心苑学堂”关爱留守儿童心理服务项目。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将心理关护志愿服务进行项目化运行,研发出“七彩课堂+心理关护”课程体系,为山东省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带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关护志愿服务。团队结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对孩子们的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创新性开设符合他们需求的心理课程,课程体系涵盖自我认知、心理韧性提升、自信提升、人际交流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发现个别留守儿童表现出羞怯、缺乏自信的现象,他们查阅文献并请教老师,认真商议对策,开展积极引导,在课堂上通过设置奖励的方式不断给予鼓励,逐步帮助孩子们建立行为正强化;在生活中,以一颗真诚的关爱之心提供帮助,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赞扬和肯定;通过团体辅导,引导身边的小伙伴给予他们朋辈支持……在多次实践摸索中,团队逐渐完善关爱弱势儿童的架构体系,与社会爱心组织与公益基地逐步达成战略合作。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帮扶,不少留守儿童反映,自己在慢慢尝试与外界交流,接受并感受身边人的关爱,发现自己原来是被需要的,自己是有价值,是被爱、被关怀的。一位团队成员在帮扶活动结束后表示“在志愿服务中,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提升了学科自信!”“书本上的心理学知识是怎样应用于生活,如何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怎样阐释才会使其真正帮到需要的人,这些问题都在我们不断尝试与改进后了然于胸,我也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心理学的魅力。”
在不断的摸索中,团队成员创新性的采用PDCA管理模式,结合志愿服务中的调研,转化为近百项有关留守儿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又反哺于对我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形成良性自我提升循环。团队成立13年来,持续为我省30余个地区的近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关护志愿服务,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获近30项省级社会实践荣誉。团队“心苑学堂”项目获评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山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