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登上了秦国的王位,对秦始皇一家有恩,为何秦始皇最后却逼死了自己的“仲父”呢?事实上,秦始皇已经放过了吕不韦,最后逼死吕不韦实属无奈之举。
毕竟吕不韦对嬴政一家有恩,没有吕不韦的帮助,嬴政的父亲嬴异人也当不上秦王,之后嬴政也继承不了王位。并且嬴政也是吕不韦看着长大的,吕不韦相当于嬴政的半个亲人,除了吕不韦掌权的原因外,这也是秦始皇为什么要尊吕不韦为“仲父”。毫不客气地说,吕不韦凭借一己之力造就了两任秦王。
只要吕不韦没有太大的过错,嬴政于公于私都应该放吕不韦一马,这也是发生嫪毐之乱后,嬴政没有过多处罚吕不韦的原因,只是免去了吕不韦的职务,封地食邑依然不变。但吕不韦回到封地洛阳后,各诸侯国的使者还是络绎不绝地去拜访,这让向来多疑的嬴政感到担心,害怕吕不韦叛乱。
于是嬴政写了一封“警告信”给吕不韦,虽然这封信的言辞语气有些严厉,但嬴政本意并没有想逼死吕不韦,只是让他安分些,不要再和各国使者来往,安心去蜀地颐养天年。不过此时的吕不韦已经被赶出咸阳,又即将被迁到蜀地,吕不韦担心嬴政日后会除掉他,最终会错了意,选择了自杀。
吕不韦对秦国的功和过
吕不韦早年是一个大商人,通过往来各地,低买高卖,积累起千金家产。一次在赵国邯郸经商时,遇见了嬴异人(秦始皇父亲),通过打听了解,得知嬴异人是秦国王孙,在赵国做人质。
但因为秦赵两国经常起战事的缘故,加上嬴异人和其母亲夏姬都不受秦国太子(安国君,后来的秦孝文王)的宠爱,因此嬴异人在赵国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可以用凄惨来形容,不仅缺少出行的车马,连维持生活所用的财物也少的可怜,为此嬴异人的生活很窘迫。
吕不韦认为嬴异人“奇货可居,很有政治潜力,是一件很稀有的货物,应当先囤积起来,等待将来卖个高价”,于是吕不韦做起了“国君生意”,开始结交嬴异人,这也是吕不韦后来成为商人丞相,执掌秦国朝政,权倾天下的起点。
吕不韦看中嬴异人后,便拜访了他,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嬴异人,于是两人达成了合作意向:吕不韦帮助嬴异人回到秦国,成为继承人,如果计划成功,嬴异人以分国作为答谢。虽然吕不韦的这笔“生意”看起来很划算,但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还会有很大的生命危险。
首先嬴异人不是安国君的长子;其次也不受安国君的喜爱;最后也不在秦国,而是远在赵国做人质。以此来看,嬴异人并没有什么优势,按照正常发展,嬴异人根本没有可能成为秦王,吕不韦要想做成“国君生意”,所面临的阻力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
好在还有一些可供吕不韦操作的因素:一、安国君最宠爱的妻子华阳夫人一直没有生育子嗣,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二、嬴异人在赵国为质过年,能顺利回到秦国就是大功一件。如果华阳夫人能认嬴异人为儿子,有华阳夫人的帮助,那么嬴异人就有很大希望成为继承人。
于是吕不韦拿出重金,一部分留给嬴异人在邯郸结交宾客,另一部分由吕不韦置办礼物,亲自前往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在吕不韦帮助下,嬴异人被安国君立为继承人,之后吕不韦又用重金买通了邯郸城的守城官吏,顺利回到了秦国,几年后,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嬴异人成为太子,最终登上了秦国的王位。
可以说如果没有吕不韦的帮助,嬴异人如何能取到绝美而善舞的赵姬,并生下儿子嬴政,更别说成为秦王,就连回到秦国也做不到。只能在邯郸窘迫的生活下去,最终随着秦赵两国战事愈演愈烈,被赵王泄愤杀掉,凄凉落寞地度过一生。
如果嬴异人回到秦国后,没有成为太子,赵国也不会护送嬴政的妻子赵姬和儿子嬴政回秦国,还如何能成为将来的秦王、秦始皇呢!嬴异人即便没有成为秦国太子,也是秦国王族,可以享受贵族生活,而幼年的嬴政只能和母亲在赵国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成为赵人撒气泄愤的对象。
吕不韦于公,帮助秦国公子嬴异人回到了秦国登上王位,造就了两任秦王,也辅佐了两任秦王;于私,吕不韦改善了嬴异人在赵国的落魄生活,帮助他成为秦国继承人,焕发了人生希望,也让赵姬嬴政母子在赵国过了几年较好的生活,之后嬴政回到秦国时才九岁,可以说吕不韦是看着嬴政长大,成为秦王,直到亲政掌权。
对秦庄襄王而言,吕不韦对他只有帮助,不仅将心爱的女人送给了他,还帮助他登上秦国的王位;对秦国而言,吕不韦也没有损害秦国的利益,吕不韦在职期间不仅率军攻灭了东周国,还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对嬴政而言,没有吕不韦,嬴政也成不了秦王,在嬴政年幼无法亲政时,秦国朝政也是由吕不韦辅佐主持,将国政平稳地交到了嬴政手中。
不过吕不韦虽然对秦国有功,也有恩于秦庄襄王一家,但他对秦国也有过,同时对嬴政的名声造成了一定影响,被谣传为嬴政的生父。在秦庄襄王去世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与其私通,吕不韦又将嫪毐送给了太后赵姬,供其取乐,并先后生下两个私生子,成为秦宫中莫大的丑闻。
虽然这是吕不韦没能想到的结果,但却是吕不韦间接导致的,并且间接导致了嫪毐之乱的发生,使嫪毐祸乱秦国。吕不韦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秦王嬴政罢相免职,遣出咸阳,前往其封地洛阳。
吕不韦结局
嬴异人成为秦王后,吕不韦也被嬴异人封为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同时从一个富贾一跃成为秦国的丞相,高官厚禄,风光与富贵程度胜往昔千倍。秦庄襄王去世后,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秦王,吕不韦再升一级,成为秦国的相邦,又被嬴政尊为“仲父”,秦国朝政由吕不韦把持,已然是权倾天下。
之后吕不韦在职期间广纳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多人,并让善辩之士著书立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思想学说,编撰出一部杂家名著《吕氏春秋》。此书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吕不韦目的就是想用此书指导秦国兼并六国,完成大一统,并实现长治久安,成为秦国统一后的意识形态。
这也导致吕不韦必定要退出秦国的政治舞台,即便没有发生嫪毐之乱,秦王嬴政也要扫除吕不韦这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因为嬴政推崇法家思想,吕不韦的执政方式和嬴政的战略方针出现了不可调解的分歧,在吕不韦执掌国政时,嬴政拿他没有办法,但嬴政亲政之后,要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掌秦国,就必须要铲除吕不韦这股政治势力。
恰好在嬴政即将行冠礼亲政时发生了嫪毐之乱,此事牵连到相邦吕不韦。是吕不韦将嫪毐举荐给嬴政的母亲赵姬,为此两人开始私通,并偷偷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还想让私生子继承秦国的王位,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自称是秦王的“假父”,于是嬴政下令严查此事,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最终嬴政车裂嫪毐,诛灭三族,嫪毐的一干党羽也均获刑。
不过嬴政没有杀掉吕不韦,加上吕不韦对秦庄襄王,以及对秦国有很大的功劳,嬴政也不忍心处罚,最终只是解除了他的相邦职务,之后遣出了咸阳,让其前往自己的封地洛阳。可见秦始皇并没有杀了吕不韦,那么吕不韦最后为何还是死了呢?
吕不韦最终之死,实际上很大原因在于吕不韦自己。本来秦始皇已经不再追究他,但吕不韦回到封地后却不安分守己,仅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使者宾客就络绎不绝的前去拜访吕不韦,虽然此时的吕不韦已经不是秦国相邦,但吕不韦入秦已有二十多年,执掌秦国朝政也有十余年,对秦国以及诸侯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秦始皇担心他叛乱,于是写了一封警告吕不韦的信。
《史记》记载:“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意思是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一家人都迁到蜀地去居住!”。
这封信虽然有问责之意,言辞也比较严厉,不过信中未曾表明要除掉吕不韦。在我看来,秦始皇的本意是想让吕不韦安分些,并没有真的想除掉吕不韦,不然秦始皇也不会只是写一封信给吕不韦。秦始皇将吕不韦迁到蜀地去,是因为蜀地是秦国的腹地,各诸侯国的使者拜访吕不韦的难度就会很大,如果秦始皇阻碍各国使者前去蜀地,别说是见到吕不韦,就连秦国也进不去。
并且将吕不韦迁到蜀地,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吕不韦发动叛乱的可能。众所周知,蜀道在古代是很难走的,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道有多难走,这还是在唐代,要是放到距离唐代一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蜀道只会更难走,基本上杜绝了吕不韦发动叛乱。
同时秦始皇的这封信中,也表明再次放过了吕不韦,这封信我们可以试着这么理解:“你吕不韦对秦国的功劳一笔勾销,我嬴政和你不再有任何关系,你也不再是秦王的仲父,这次便放过了你,将你迁到蜀地,不要再和各国使者往来,你就安心在蜀地颐养天年吧!”。内涵是说“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如果秦始皇要决心除掉吕不韦,何必只是写一封信呢,而不是直接下达诏书,目的就是想私下提醒吕不韦。言辞激烈,可能是秦始皇对此真的很生气,也可能是好言提醒,吕不韦不会放在心上,言简意赅地提醒吕不韦,是要他摆清的自己的位置,不要一错再错。而吕不韦却会错了意,也害怕日后被秦始皇除掉,最终选择喝毒酒自杀了。
结语:
秦始皇的本意只是告诫吕不韦,无奈却逼死了吕不韦。吕不韦自杀后,嬴政已经亲政掌权,随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并开创帝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始皇帝。
你认为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这封信,是想放他一马,还是想逼死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