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陈继儒曾集编《小窗幽记》,讲述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该书笔法清淡,善于剖析事理,对人生的思索、处世的智慧在“热闹中下一冷语,冷淡中下一热语,人都受其炉锤而不觉”。
陈继儒,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上海金山枫泾泖桥村人,与董其昌为同乡好友。陈继儒自幼聪颖过人,诗文短翰极有风致,善绘画书法,也精于鉴赏。书风萧散秀雅。在苏、米之间,尤好苏东坡诗章文字。遇苏东坡墨迹,虽只是断简残碑,一定会竭尽全力收藏,手自摹刻,名曰《晚香堂帖》。又刻米芾书,曰《来仪堂帖》。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赞同书画同源。所藏碑石、法帖、古画、印章甚丰。在东佘山居内,树立的碑刻,有苏东坡《风雨竹碑》、米芾《甘露一品石碑》、黄山谷《此君轩碑》、朱熹《耕云钓月碑》等。得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真迹卷,遂将住处命名《宝颜堂》。陈继儒藏书颇富,他曾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陈继儒《张子房留侯赞轴》,金笺,行书,横35.7厘米,纵147.7 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轴融苏轼、米芾两位大家笔意,有米芾“意气飞扬”之神韵,也有苏东坡“沉着敦朴”的笔意。通篇行笔流逸,结体沉稳,用笔骏快,意趣雄浑,端凝紧炼,笔画圆腴,体势颀长,不做作,随意性强,腕下似有风。第一行写正文的标题,第四行有空白落款位置,但款却另起一行,似落画款。第三行“借帝为韩来报韩去前黄”,行笔突然加快,变为草法,牵丝紧凑,线条婀娜多姿,很有风致。第二行“之猴”、“烹其”、“头汉”连续三次二字连带,很有意趣。第三行中段节奏加快,“韩去前”是三个字连在一起,虽是走帖一路的,却力透纸背,丝毫不让人觉得油滑。落款本可以写在正文第三行下方的空白位置,但另起一行,使整个空间看去更加美观。第三行两个“借”字,写法一样,但第一个“借”墨浓显示出与第二个“借”不同。第四行最后三个字“真英雄”,“真英”略微走了右下斜势,“雄”写得直正收住,整篇作品圆满完成。如果雄也跟着走斜势,最后一行会让人感觉写歪了,不完美。落款钤白文方印“麋公”、“雪堂”。
明中期画坛以“吴门画派”为首,代表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莫是龙等,陈继儒与董其昌两人为此派中坚,并称于世。他在二十九岁时隐居,杜门著述,屡奉诏征用,都以生病为由推辞。举办诗文活动,客常满座,片言应酬,都满意而去。闲时与僧道等游,尽峰柳泖迹,吟唱忘返。《明史》称“继儒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构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他就在这样专心研究学问,编书、著述、作书、作画,名气日重。董其昌特筑“来仲楼”,请他去居住。于是“眉公”之名,倾动全国,远及少数民族土司等,皆求其词章;近而酒楼茶馆,都悬挂他的画像。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书画金汤》,《偃曝余谈》、《书画史》、《太平清话》等书。
作者:支荣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