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
涉及重庆27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
《规划》指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
规划目标
到2035年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
《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享,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区域协调、合作共建等原则。尤其在区域协调上,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优势,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显著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整体竞争力。
在建设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文化旅游领域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不断丰富,高品质消费空间基本形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具体举措
互推门票优惠 旅游观光实现“同城待遇”
《规划》提出,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将建设重庆、成都等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区域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完善提升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重点建设成都天府艺术公园、天府文化中心(东华门遗址公园)、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室内演奏厅、金沙演艺综合体等公共文化场馆。支持成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梵木文化产业园、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等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成为政策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中、引领发展的文化产业先行区。提升成都市武侯区三国创意园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发展质量。
《规划》提出,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加快提升成都宽窄巷子、春熙路、武侯祠·锦里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建设质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成都市望平坊、灌县古城·幸福路—西街等丰富文化活动,完善旅游业态,加强主客共享,创建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支持成都安仁古镇景区、邛崃平乐—天台山景区等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支持并指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进一步整合景区资源,完善功能和服务。支持并指导成都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成都西岭雪山—花水湾等建设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的指导和支持,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化管理。支持成都市都江堰市龙池镇等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提升发展质量,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支持龙泉山、龙门山开发以直升机低空游、热气球低空体验、固定翼飞行、滑翔伞飞行为主的低空旅游产品,建设低空特色旅游区。
《规划》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目的地。推进成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进成都春熙路大慈坊街区、成都音乐坊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互推门票优惠政策,鼓励向市民和游客提供品类丰富的旅游电子消费券、旅游年卡。积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行巴蜀地区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
《规划》提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四川“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和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整体形象,扩大长江三峡、九寨沟、武隆喀斯特、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三星堆—金沙、三国文化、大足石刻、自贡彩灯等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大巴山风景道、长江三峡风景道、乌江风景道、武陵山风景道建设,打造贯通四川、重庆的文化遗产探秘、自然生态体验、红色文化体验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空间格局
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
《规划》提出,统筹区域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资源禀赋突出等特征,兼顾协同共建、互补共赢、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等原则,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以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三条旅游带为串联,以成都—阆中—巴中、成都—自贡—宜宾等“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大峨眉—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等七个特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
其中,成都都市核以成都为核心,突出成都旅游都市型、国际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加快休闲消费提质扩容和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文商体旅融合发展优质产品,建设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本报资料图片 制图 江蕊松
双核驱动
■重庆都市核
■成都都市核
三带引领
■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
■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
■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
七区联动
■大峨眉—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
■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
■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
■大巴山生态休闲与高峡平湖旅游协同发展区
■武陵山—乌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
■大华蓥—明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协同发展区
■民俗文化与江河风光旅游协同发展区
多线连通
■五条横向旅游通道:广元—巴中—达州—万州、成都—阆中—巴中、雅安—乐山—自贡—重庆、重庆—泸州—宜宾、涪陵—武隆—黔江
■五条纵向旅游通道:巫山—万州—黔江、重庆—广安—达州—城口、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绵阳—遂宁—内江、成都—自贡—宜宾
■生态旅游大环线:以岷山—邛崃山—凉山、米仓山—大巴山、武陵山、大娄山四大自然生态屏障为基础,构筑生态旅游大环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